「伊隆終於醒悟」:馬斯克努力從川普手中拯救特斯拉

世界首富的政治威脅並沒有阻止總統的「大而美法案」損害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利潤。

穩定幣是如何從小衆產品變成普遍戰略的?

這種因由美元等現實資產支持而被稱爲「穩定」的數位幣,已成爲美國政府重點關注的項目,也成爲企業董事會的熱議話題。

川普貿易戰令美國關稅收入激增

數據顯示,5月份徵稅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42億美元,但也凸顯了全球貿易流動可能受到的扭曲。
5小時前

與川普通話後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創紀錄空襲

美國停止交付關鍵攔截器後,克里姆林宮派出500多架伊朗設計的無人機。
2小時前

數位幣
歐洲需要擺脫恐懼,擁抱穩定幣

歐洲面臨在新興數字金融生態系統中被邊緣化的風險。
5小時前

印度證監會暫時禁止Jane Street交易證券

該監管機構指責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交易公司實施了操縱衍生品市場的「險惡計劃」。
5小時前

奢侈品
Lex專欄:老鋪黃金引領中國高階珠寶行業轉型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各行各業的本土品牌。老鋪黃金開始削弱歐洲奢侈珠寶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
5小時前

汽車業
爲什麼說廠商也是經銷商賬期縮短受益者?

肖波:縮短汽車經銷商賬期不僅可以穩定經銷商運營,更好服務客戶,也有利於汽車廠商的政策落實。

川普以「大而美」的政策勝利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

美國總統在7月4日慶祝上任數月來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倫敦IPO籌資額降至30年低點

今年上半年在英國上市的五家公司僅籌集了1.6億英鎊,凸顯英國股市對公司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日立能源:AI數據中心用電波動或將破壞電力供應穩定

全球最大變壓器製造商負責人呼籲制定規則,提醒公用事業部門注意數據中心用電需求的劇烈波動。

香港遊客因漫畫地震預言取消赴日行程

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對7月5日災難的暗示影響了航班預訂和團體旅遊價格。

歐盟監管機構警告馮德萊恩不要急於放鬆監管

歐洲監察專員表示,歐盟委員會通過使用緊急程式來減少繁文縟節,有可能削弱信任。

斯塔默被推翻的可能性有多大?

何越:斯塔默雖壓力巨大,面臨來自議員的強烈壓力與不滿(如福利改革叛亂),但工黨議員無法輕易罷免領導人。短期內斯塔默被推翻風險有限。

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這標誌着總統川普的政治勝利,他將於週五下午5點在華盛頓將該法案簽署爲法律。

川普「大而美」法案將爲美國打擊非法移民提供鉅額支持

據測算,未來四年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所獲資金支持將超過FBI、聯邦監獄局等多個機構之和。

川普與澤倫斯基將通話討論美國對烏暫停武器交付問題

五角大廈停止交付多套先進武器系統的決定令烏克蘭措手不及。

中國央行就低利率問題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建議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向至少兩家歐洲銀行發出「特別」請求,凸顯其試圖避免像日本「失去的20年」那樣陷入長期通縮。

馮德萊恩:歐盟與美國在7月9日前達成最終貿易協議「已不可能」

川普威脅將在7月9日後將「對等」關稅提高至50%。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將尋求達成內容不那麼詳盡的「原則性協議」。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徐瑾:消費不足更多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產發展模式的結果,而提倡加大國有投資可能繼續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經濟?

14.7萬:美國6月新增就業崗位遠超預期

儘管川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引發不確定性,但6月新增就業崗位仍超過5月經過上修的14.4萬,也超過經濟學家們所預測的11萬。

塔利班
俄羅斯成爲首個正式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國家

俄羅斯計劃在能源、交通、農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與塔利班合作。

盧拉拜訪處於軟禁中的阿根廷前領導人基什內爾

兩位左翼政治家的會面,突顯了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外交緊張關係。

北韓
朝鮮勞動黨八屆十二中全會解讀

葉勝舟:金正恩被迫轉向發展經濟,至少發出三個強烈信號。已在全會上重新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相比以往更關注經濟和民生。

嘉蘭惠:從陳納德將軍身上汲取中美前進新動力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館長嘉蘭惠(Nell Calloway)表示,中美應強調過去聯盟的合作精神,不讓對抗敘事成爲民族主義或競爭的工具。

就業
北大張丹丹專訪:警惕AI加速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失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大學畢業生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仍是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挑戰。

電影
《F1:狂飆飛車》:布拉德•彼特與他的命運一躍

範力文:影片的華彩出現在最後衝刺的段落,布拉德•彼特飾演的桑尼•海耶斯駕駛著賽車在空曠的賽道上疾馳,如同貼地飛行,那一刻,他真正地在孤獨中直面自我。

電影
《醬園弄•懸案》:妥協、過載與兩頭落空

魏寧均:陳可辛深知如何描繪在時代、文化、命運等張力之下的「夾縫人」角色,可在《醬園弄》中,他的抱負卻在多重角力和妥協中被消解。

大師展,策展人不希望你只看大師

薛莉:「奧賽」等大師展輪番上演,策展人卻不希望只是「櫥窗式地展示傑作」,而是希望受衆能反思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文化思潮。美術館正在補上這堂文化課。

極端熱浪席捲歐洲,氣候科學家敲響警鐘

希臘和土耳其都已進行火災疏散,西班牙和葡萄牙氣溫高達46攝氏度。

旅行
遠離高溫警報區:在英格蘭北方尋找避暑之地

張璐詩:在狂野的北海和披滿石楠花的荒原之間行馳,風帶著海鹽和泥土的味道,沒什麼比得過大自然的鎮靜之力。

體育
高溫下的溫布爾登:一場膠著的網壇新老對決

靜楠:在滾滾熱浪中經過五盤鏖戰,網壇年輕的新王亞卡拉茲並不輕鬆地晉級,而38歲的老將弗格尼尼,則在極限拉鋸中完成了他職業生涯最後的華彩。

AI的能力越來越強,還有誰的工作崗位是安全的?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最近曾坦言,AI時代最安全的工作很可能只剩下園藝師了,但FT次日就發表了題爲《AI培育的花園》的報導。

Shein
Shein因誤導性商業行爲在法國面對4000萬歐元罰款

一項爲期11個月的調查發現,Shein在降價以及環保承諾方面存在「誤導性商業行爲」。

南韓懷疑能否在川普規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首爾正在「盡最大努力」達成協議。但他淡化了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的預期。

川普稱美國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這位美國總統表示,越南對美出口產品將被徵收20%的關稅

FT商學院

工黨因福利改革失敗內訌

斯塔默放棄了福利改革,這引發了議會內外對斯塔默及其盟友政治判斷的懷疑。

美國調低期望尋求達成更有限的貿易協議

總統暫停徵收對等關稅的90天將於7月9日到期。

美國能源集團斥巨資建造發電廠爲數據中心供電

資本支出的增加引發了消費者對能源價格上漲的擔憂。

川普的威脅促使加拿大加快破除國內貿易壁壘

川普關稅威脅讓加拿大政府有了動力去取消配額、稅收以及相互矛盾的標準,削弱內部貿易壁壘,促進商品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Web3與加密金融

比特幣十年:瘋狂投機、理性共識與發散的未來

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比特幣的歷史表現,分析了資產屬性的特徵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提出了三個未來可能的敘事框架。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葉冬豔、歐陽輝、曹輝寧:爲什麼市場需要穩定幣?如何購買和使用?發行方如何盈利?以及爲何穩定幣並不總是穩定?

刀尖上的加密牛市

對加密資產行業的服務銀行結構性缺陷尚未得到根本修復,這一次,危機可能更加嚴重。由川普帶來的加密市場繁榮,可能由川普親手結束。

穩定幣、國債與貨幣主權:從香港到華爾街的數字博弈

林薇:穩定幣的監管元年已然到來,表面上是技術驅動的創新,實際上已涉及國家能力、貨幣地位乃至金融主權的深層博弈。

日經中文網精選

日鐵收購美鋼反轉劇(上)110億美元打動川普

美國是否需要日本製鐵來重振製造業?

中國對EV產業「賒賬」動刀,比亞迪面臨壓力

據估算,採購欠款高達5兆日元的比亞迪最多面臨每年4000億日元的成本增加,股價在最近一個月裏下跌一成……

獨家內容

當政府融資管道形同賭場,要注意哪些風險?

沃爾夫: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後所發生的變化,不難想像資金迅速枯竭的情景,原因或許是債券收益率大幅波動,也或許是其他衝擊。

大舉押注數位資產,華興資本望重振業績

這家投行擬斥1億美元配置數位資產,以期在中國疲弱的經濟下突破業務困局

Lex專欄:關稅考驗日本車企的抗壓能力

面對川普關稅,日本汽車製造商選擇不提高價格,而是自行吸收關稅。他們的自律贏得了時間,但他們的韌性很快將面臨考驗。

特斯拉交付量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

伊隆•馬斯克執掌的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艱難應對中國和歐洲同行的競爭,以及他的政治活動所引發的消費者反彈。

谷歌、貝佐斯和馬斯克支持的甲烷衛星在太空失聯

這對監測全球油氣行業甲烷排放情況的努力是一個打擊,工業化時代近三分之一的升溫是這種強效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的。

川普服務於誰?

沃爾夫:「大而美」法案是典型的「財閥民粹主義」。富人得到大部分好處;窮人變得更窮;財政赤字仍然巨大。

Lex專欄:「自然向好型金融」會否成功

一隻英國基金力求通過修復自然資源並讓受益的公司買單,來爲其養老基金投資方創造回報。這個想法有一定價值,但它需解決「飄綠」擔憂。

川普應帶頭推動中東達成全面和平協議

努賽貝:美國總統有機會在其第一任期的里程碑式成就《亞伯拉罕協議》的基礎上,打造第二任期的中東和平遺產。

歐盟決定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採取強硬立場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已被指示在本週訪問華盛頓期間堅持要求美國在任何框架協議中立即取消針對歐盟的關稅。

中國應乘經濟好轉之機推動深層改革

普拉薩德:今年中國經濟企穩,政府應利用這一時機推動改革,解決經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永久化學品」定義不應受非科學因素干擾

安賈娜•阿胡賈:永久化學品因具有強大的疏油疏水性和抗汙性在商業上非常成功,但這一點不應影響權威化學機構對該類物質的定義。

港股大幅跑贏中國內地A股

今年迄今爲止,中國內地股市與年初時持平,而香港恆生指數上漲20%。經濟復甦乏力和貿易戰打擊了內地的投資者情緒。

英國「弱化版」福利改革仍將導致15萬人陷入貧困

爲阻止執政黨議員反叛,英國首相放棄了削減殘疾人福利的關鍵要素,先前官方模型顯示最初方案到2030年將導致25萬人陷入貧困。

微軟公佈「AI診斷協調器」

該協調器成立由五個充當醫生的AI代理組成的虛擬小組,每個代理有不同角色,它們會互動和「辯論」,以選擇一套行動方案。

榮耀邁進上市輔導 押注AI戰略佈局

這個2020年從華為剝離的手機品牌,在上市之路邁出關鍵一步,或於明年登陸A股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中方已開始要求對未列入最初管制清單的產品進行額外檢查和第三方化學檢測與分析,造成出口延遲。

中國製造業活動仍處於收縮狀態

受貿易戰的影響,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4月開始陷入收縮狀態,不過6月份讀數有所改善。

FT社評:美聯準的「川普問題」

如果美國總統想要降息,那麼他的干預和雜亂無章的政策議程毫無幫助。畢竟,美國央行面臨的兩難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造成的。

IAEA:伊朗或許「幾個月」就能重啓鈾濃縮

對於美國和以色列的轟炸是否對伊朗核計劃造成了嚴重破壞,各方說法不一,尤其是不清楚伊朗400公斤高濃縮鈾是否受損。

歐洲初步情報顯示伊朗基本保住濃縮鈾庫存

歐洲官員稱,情報顯示,美國對伊朗主要核設施發起空襲之前,408公斤純度接近武器級的伊朗濃縮鈾已被轉移到其他地方。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

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同比成長1.4%,而1-5月轉爲同比下降1.1%。這是美中貿易關係緊張背景下中國經濟壓力加劇的最新跡象。

川普稱美中已「簽署」貿易休戰協議

在聲稱已就如何落實日內瓦協議達成共識兩週後,川普表示和中國簽署了協議。知情人士稱,雙方似乎把口頭協商的內容落到了紙面上。

川普呼籲以色列撤銷內塔尼亞胡腐敗案

美國總統稱讚以色列總理與他的合作,然後稱內塔尼亞胡受到的審判是「荒謬的政治迫害」,並對該案在以伊戰爭期間仍在繼續表示震驚。

餓了麼飛豬併入阿里電商 「即時零售」升級戰一觸即發

將餓了麼與核心電商業務合併,標誌着這家電商巨擘與美團、京東之間的「即時零售大戰」步入新階段

科技

科學家:Meta的AI氣候工具引發對除碳的虛假期望

Meta被指責使用不準確的數據來識別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材料。但科學家還是歡迎Meta試圖解決問題的態度。

商業與管理

波蘭乾淨能源使用量首次超過煤炭

波蘭是歐盟中對煤炭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2024年約60%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最新數據代表著好的變化。

中國

全球關鍵礦物「去中國化」進程或將提速

裘菊:世界「關鍵礦物」供應鏈格局將在未來5-10年發生重大改變。歐美國家加速推進「關鍵礦物」國家安全戰略,將動搖和削弱中國影響力。

評論

債務
政府債務不需要償還?——對話《金錢的力量》作者 Paul Sheard

馮鬱青:Sheard表示政府債務本質是「政府貨幣的一種形式」,不需以傳統「償還」邏輯看待,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關鍵指標不是債務與GDP比例。

消費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李曦:商家的演算法套路看似是與消費者的零和博弈,儘管演算法定價極具吸引力,但盲目開發應用,不僅未必能拿捏消費者,反而可能踩坑。

美國司法向川普做出了關鍵讓步

李瀚明:現在有爭議的案例,都涉及到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例如出生公民權涉及也即在美國居留的自由;關稅則涉及美國進口商的財產。

鄭偉勇:「杜立特行動」值得中美兩國銘記

歷史學者鄭偉勇指出,1942年杜立特突襲東京行動是中美人民共同創造的英雄史詩。回望歷史,著眼當下,中美民衆應找到共同目標,共同奮鬥。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劉海影:川普主義衝擊波正在遍及全球,更多的人不再把川普當作一個商人、一個業餘政治家,而是認真思考他作爲歷史性政治家的可能地位。

企業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沈建光:隨著搶出口和以舊換新效應減弱、房地產轉弱、物價低迷,疊加貿易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或再度顯現,可能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如何改進?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

劉遠舉:對主理人的諷刺,實則是傳統階層觀念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說到底,不過是恐懼——恐懼賣煎餅的竟敢和自己共用「中產」這個詞。

理解阿里新一輪的合夥人制度改革

鄭志剛: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阿里新一輪的合夥人制度改革,進而從中解讀阿里未來一段時期的戰略調整方向呢?

「西方僞史論」的陷阱與代價

鄧聿文:中國要真正實現文化復興,不能靠「我們早就有」這種「阿Q式」的精神幻覺,而要靠「我們還能再創造」。

北約
海牙峯會:北約防務分擔將何去何從?

潘子陽:2025年海牙峯會表面宣示團結與戰略轉型,實則暴露北約面臨的結構困境。「美國優先」的立場引發歐洲對聯盟承諾的深層憂慮。

消費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黃凡:「新消費」賽道星光燦爛,股票價格節節上升,傳統「老消費」表現極爲低迷。爲何有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這樣的趨勢會持續嗎?

音訊

音訊
FT早報:2025年7月4日

由FT中文網精選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每日商業資訊。

音訊
FT早報:2025年7月3日

由FT中文網精選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每日商業資訊。

音訊
FT早報:2025年7月2日

由FT中文網精選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每日商業資訊。

音訊
FT早報:2025年7月1日

由FT中文網精選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每日商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