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最近封禁了一批 「西方僞史論」的相關公衆號和網路平臺,從提倡學術自由的角度看,這種簡單取締的辦法有可能扼殺真正有創見的觀點和思想,然而,基於中國的特殊國情,短期內要阻止 「西方僞史論」的廣泛傳播,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
所謂「西方僞史論」,從它的字面意義來理解,指的是這樣一種主張,即西方傳統歷史體系是一個系統性的僞造和陰謀,其核心文明如古希臘、古羅馬、故埃及、兩河流域等均爲近現代人爲虛構,旨在掩蓋中華文明的真正起源與主導地位。「僞史論」者否定西方文明的真實歷史根基,強調中華文明的「絕對中心性」,並將西方史學視作意識形態殖民的產物。這種理論最早可追溯到俄羅斯數學家福緬科出版的《新編年史》。在中國,這一思潮的始作俑者是何新,他於2013年出版的《希臘僞史考》,就質疑了古希臘文明的真實性。
隨著中國社會轉型與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近年來,原本屬於學術邊緣的小衆觀點的「西方僞史論」,也開始進入公衆視野,在網路上活躍起來,得以廣泛傳播,甚至吸引了一些體制內學者的加入。其代表人物除了何新,還有黃河清、杜綱健等,前者是浙江大學從事藝術史研究的學者,後者曾在國家行政學院做教授,他們不是學術邊緣人,在體制內有著正式身份,有出版管道,有高等院校或黨政系統背書。他們的觀點也不再只是個別怪談,而是形成了完整的敘事體系:從金字塔「是19世紀用混凝土堆砌」、到「文藝復興盜用《永樂大典》」、再到「哥白尼抄襲中國天文曆法」、「英語來自湖南」…… 類似的觀點,在一些短影片平臺、直播講座、公衆號文章中氾濫成災,儼然構成了一個「反西方歷史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