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

「西方僞史論」的陷阱與代價

鄧聿文:中國要真正實現文化復興,不能靠「我們早就有」這種「阿Q式」的精神幻覺,而要靠「我們還能再創造」。

DeepSeek
DeepSeek與ChatGPT對文史學習的意義不應高估

林原:不能期待DeepSeek和ChatGPT提出新觀點和「正確答案」,它們所擅長的或許是「頭頭是道」地給出看似正確的回答。

張帆:遼夏金元史在今天的意義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帆受訪,談曾作爲宋朝配角出現的遼夏金元諸朝,其內在邏輯和在中國歷史脈絡中的意義。

當歷史學走到人類學、文學中去——專訪歷史學家王笛

政治權力的「內卷化」,「公共領域」的消亡史。

歷史
今天,我們爲什麼要讀余英時?

崔瑩:余英時90大壽前夕,《余英時回憶錄》和《如沐春風》在臺出版,讓年輕人瞭解其思想,感受其處世風格。

麥克法夸爾:文革起源的探索者

許成鋼:文革結束40年了,但學界的研究仍然是膚淺和有侷限的。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麥克法夸爾的貢獻不可磨滅。

懷念我的導師麥克法夸爾先生

歐陽斌:2010年我負笈哈佛,當時麥克法夸爾是我的學術導師。收到通知,便應立即與導師約見。第一次見面,不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