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奢侈品
Lex專欄:老鋪黃金引領中國高階珠寶行業轉型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各行各業的本土品牌。老鋪黃金開始削弱歐洲奢侈珠寶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
4小時前

汽車業
爲什麼說廠商也是經銷商賬期縮短受益者?

肖波:縮短汽車經銷商賬期不僅可以穩定經銷商運營,更好服務客戶,也有利於汽車廠商的政策落實。
5小時前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徐瑾:消費不足更多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產發展模式的結果,而提倡加大國有投資可能繼續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經濟?

採礦業
全球關鍵礦物「去中國化」進程或將提速

裘菊:世界「關鍵礦物」供應鏈格局將在未來5-10年發生重大改變。歐美國家加速推進「關鍵礦物」國家安全戰略,將動搖和削弱中國影響力。

比特幣
比特幣十年:瘋狂投機、理性共識與發散的未來

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比特幣的歷史表現,分析了資產屬性的特徵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提出了三個未來可能的敘事框架。

耐克
Lex專欄:修復耐克將是一場馬拉松

投資者寄希望於耐克的新掌門人將該公司面臨的危機轉化爲機遇,但修復耐克不會一蹴而就。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劉海影:川普主義衝擊波正在遍及全球,更多的人不再把川普當作一個商人、一個業餘政治家,而是認真思考他作爲歷史性政治家的可能地位。

企業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沈建光:隨著搶出口和以舊換新效應減弱、房地產轉弱、物價低迷,疊加貿易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或再度顯現,可能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如何改進?

中國應乘經濟好轉之機推動深層改革

普拉薩德:今年中國經濟企穩,政府應利用這一時機推動改革,解決經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西方僞史論」的陷阱與代價

鄧聿文:中國要真正實現文化復興,不能靠「我們早就有」這種「阿Q式」的精神幻覺,而要靠「我們還能再創造」。

穩定幣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葉冬豔、歐陽輝、曹輝寧:爲什麼市場需要穩定幣?如何購買和使用?發行方如何盈利?以及爲何穩定幣並不總是穩定?

穩定幣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方宏進表示,如果人民幣要國際化、要在新型數字金融裏突破天花板,唯一有可能的是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FT雜誌
戰爭如何變得具有傳染性

隨著和平規範的消退,一種新型武器讓衝突變得更加廉價且更易爆發。

中國-伊朗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評估

葉勝舟:回顧戰前中伊關係,推進並非來自內生動力,而是美國外力;並非伊朗迫切需求,反而三心二意。一句話概括是政治溫、經濟涼、軍事冷。

人工智慧的回報與AI投資熱潮遠不匹配

希望(和炒作)一如既往地強烈,但很難看到所需的收入從何而來。

半導體
臺灣在晶片戰中出招

Yoon:臺北方面將華為和中芯國際等多家大陸領先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正值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實施額外的限制。

美國從國際事務抽身?難!

加內什:轟炸伊朗核設施說明,無論誰當總統,美國從世界撤退都在更大程度上是空談,而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可行性。

胡敏:用電缺口與新能源擴張爲何並存?

中國在氣候轉型中有自己的節奏和路徑:製造體系成熟,動員能力強,土地政策和長期規劃提供獨特支撐,制度和經驗很多國家未必有條件照搬。

房地產
誰在拋棄一線二手房?

徐瑾:爲什麼一線城市二手房全軍覆沒,誰在拋棄它們?樓市未來如何走?政策還能如何發力?在一個下行時代,持有現金其實也是一種小確幸。

中國應著眼長遠,推動人民幣升值

傑拉德•萊昂斯:人民幣升值有助於中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全球戰略目標。

穩定幣
穩定幣不穩定:挑戰與破局

​陳建奇:穩定幣不穩定,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是加密貨幣在監管、生態、規則與安全等方面深層次矛盾的體現。如何實現穩定幣的真正穩定?

科學
僅靠AI無法解決生產力難題

經濟奇蹟源於發現,而非加快重複任務的速度。

香港房地產動盪暴露出基礎薄弱者的問題

最值得關注的是那些經營穩健的開發商與過度擴張的開發商之間的分化。

川普如何爲伊朗提供出路

此時,實力受損的德黑蘭可能會爲了避免美國的打擊,接受一項保全面子的協議和制裁緩解措施。

Meta
AI人才熱潮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令人瞠目的高額支出顯示出科技公司要建立競爭護城河有多麼困難。

「單輸」、「雙輸」與「負和遊戲」

林原:階層固化,貧富差距懸殊,生存艱困的底層民衆,在權益無法得到維護情況下,有極少數人可能進行極端的「負和遊戲」。

穩定幣
重回聚光燈的穩定幣

陳鈺什、劉少軒:穩定幣的未來既充滿機遇也伴隨挑戰。其能否成功蛻變爲主流金融的一部分,取決於能否在技術、信任、監管三方面找到微妙的平衡。

貿易戰投下陰影,爲在華跨國公司發聲面臨挑戰

韓樂:在華外國商會一直走在全球化的前沿,通過對話和磋商倡導改革,促進貿易,但如今它們面臨截然不同的環境,包括貿易戰帶來的壓力。

內塔尼亞胡善於發動戰爭,但如何結束戰爭纔是關鍵

加塔斯:評判一場戰爭要看它如何結束,而內塔尼亞胡已經證明他不知道如何結束一場戰爭。

人才
完善國際稅收政策,爲臨港特殊經濟功能區的國際高階人才集聚賦能

汪利錟:國際高階人才極容易因爲政策變動和不穩定性而流失,爲此,免稅港的所得稅政策應承諾長期不變,確保「吸引」和「留住」國際高階人才。

中菲關係五十年,歷史轉折中搖擺的菲律賓

吳湘寧:菲律賓正站在戰略十字路口:是繼續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並承擔更高的安全與經濟成本,還是迴歸更務實、更韌性的平衡外交路線。

星巴克
Lex專欄:中國市場夠大,星巴克卻難嘗其甘

在中國年銷售額220億美元的咖啡市場中,它所佔的份額已從高峯期的42% 降至去年的14%。

戰爭與美聯準

再加上零售商穩定幣。

西交利物浦大學公開招生簡章,釋放中國護航國際教育信號

肖經棟:隨著西浦的利物浦大學留學教育項目的示範效應放大,估計會有更多優質國際教育項目規範開放,爲中國學生提供更豐富、更有保障的教育選擇。

房地產
提振消費的關鍵在於房地產

胡偉俊:提振消費的關鍵,短期在於穩定房地產市場以穩住總需求;長期在於從土地財政轉型,從根本上提升消費率。如何避免兩大誤區?

從「購」到「遊」,客流回暖中的香港

2025年5月訪港內地遊客約310萬人次,同比成長近20%,恢復至2018年同期八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