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比特幣十年:瘋狂投機、理性共識與發散的未來

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比特幣的歷史表現,分析了資產屬性的特徵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提出了三個未來可能的敘事框架。

5月7日,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正式簽署HB 302法案,成爲全美首個通過戰略比特幣儲備(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SBR)立法的州。該法案授權州財政官可購買比特幣或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數位資產,並設定持倉上限爲總儲備資金的5%,該法案將在60天後正式生效。2025年5月8日,比特幣價格重返10萬美元,並於5月22日觸及11.2萬美元的歷史峯值,同時帶動加密板塊的整體上漲。

假如時光回溯至2024年上半年,以比特幣作爲戰略儲備的舉措還是相當不可思議的。2024年7月31日,美國懷俄明州參議員 Cynthia Lummis正式提出了《比特幣戰略儲備法案》,美國總統川普(當時還未當選)在同月舉行的比特幣大會上公開表示,如果能重返白宮,他將把比特幣列爲美國戰略儲備資產。現在,在Cynthia Lummis正式提出法案後的第280天,美國誕生了第一個正式將比特幣納入儲備資產的州。這種政策推進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也引發了全世界對加密資產的進一步關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鑑於美元的全球強勢儲備貨幣地位,如果美國將比特幣作爲戰略儲備資產,那麼其他國家是否應該跟隨,以及這其中的博弈焦點和利弊權衡是什麼?

事實上,在以比特幣作爲戰略儲備之前,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是:比特幣究竟是什麼?比特幣網路第一個區塊誕生已有16年:2009年1月3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SourceForge論壇上發佈了開源客戶端Bitcoin V0.1.0,並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Bitcoin Block 0)——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中本聰在區塊上寫下了《泰晤士報》當天頭版文章的標題 「財政大臣即將對銀行進行第二輪紓困(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以此暗諷傳統的金融系統;這也是比特幣誕生的背景之一。

您已閱讀7%(839字),剩餘93%(103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