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就業
北大張丹丹專訪:警惕AI加速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失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大學畢業生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仍是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挑戰。

安樂死
英國安樂死立法又進一步!

青木:此次三讀通過顯示出英國社會在生死議題上的思維正發生深刻轉變。

專訪世界經濟論壇:實現全球性別平等尚需123年

技術變革和地緣經濟碎片化可能逆轉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趨勢,尤其在中低收入國家,女性在出口行業獲得的正規就業機會面臨貿易收縮風險。當下尤其需要重視貿易環境的變化對性別平等的影響。

美國
專家稱川普重啓「解放日」關稅攻勢的法律選項有限

法院認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立法宗旨明確不是爲了解決國際收支問題,因此川普必須訴諸其他法律途徑才能實施其關稅戰略。

現金充裕的寧德時代爲何需要大規模售股籌資?

寧德時代在香港的二次上市預計將籌資46億美元,將是今年迄今爲止全球同類交易中規模最大的一筆。

關稅戰
中美「對等關稅」談判的漫漫長路

李瀚明:達成的實質性共識只有一個——互相取消「螺旋式加碼」的91%關稅,同時暫停90天徵收24%的關稅。

中美打破貿易僵局,誰先「慫了」?

儘管先前雙方都放話稱已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但這次停戰的達成比外界預期的要快。

中外合作項目在國際化學校中再次火爆

肖經棟:中外合作項目最需要關注的是資質,辦學資質會直接影響到境外大學學位證書能否順利得到中國教育部留服中心的認證。

比爾•蓋茲抨擊馬斯克砍掉美國對外援助

蓋茲指責身爲世界首富的馬斯克錯誤地關閉了美國對外援助的主要管道,「殺死了世界上最貧窮的孩子們」。

軍事簡報:印度與巴基斯坦軍力對比

兩個擁核鄰國發生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交火。

美中貿易戰或將影響中國商飛C919

C919的關鍵零組件嚴重依賴美國供應商,因此美中貿易戰可能威脅到其增產計劃,甚至影響到在役客機的維護。

關鍵礦產如何成爲美中貿易戰的引爆點

美中對峙可能會削弱構建複雜而脆弱的關鍵礦產全球供應鏈的多年努力,並突顯西方在擺脫中國主宰地位方面遇到的挑戰。

腦腐之前,生命早已朽壞

徐瑾:「腦腐」被視爲短影片和虛擬生活帶來的問題,真是如此嗎?沒那麼簡單,腦腐一直存在,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生命如此複雜,你不要簡單化地走進這個複雜的世界。

美中關稅戰,中國手上有什麼牌

從貿易實力和戰略礦產,到所持的鉅額美國國債,不應低估中國擁有的籌碼。問題在於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這些籌碼?

川普「暫停」關稅對全球貿易意味著什麼?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將暫停90天,讓投資者和各國政府鬆了一口氣,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比亞迪
比亞迪的「5分鐘閃充」:留給競爭對手的時間不多了?

比亞迪繼推出「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後再次震撼全球汽車業,推出兆瓦閃充「超級e平臺」,使全球汽車製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大幅上升。

爲什麼人類應該從DeepSeek的「共情」機制中反向學習?

章揚清:對情緒的關懷是一種稀缺資源。AI可能成爲很多人的「數字媽媽」,在AI一次次不厭其煩的回應中,很多人可能會被重新「養育」。

大砍可持續監管,歐盟有自己的「DOGE」?

劉益:此次簡化調整也被視爲歐盟對成員國呼聲的回應,德國和法國先前提到,歐盟現有規則加重了企業經營負擔。

房地產
日本房地產行業60年:變與不變

李海燕:日本房地產行業從1991 年到2020年發生了什麼?房地產價格起起伏伏、房地產市場的金融化、日本房地產市場的國際化、大規模的城市再開發。

兩會之後,經濟如何走?

徐瑾:這一年兩會,有什麼重點值得關注?什麼趨勢可以把握?內外壓力之下,中產財富縮水不少,從去年的政策轉向以來,經濟的底氣似乎正在回升。

80後
80後的死亡謠言,對映什麼集體情緒

徐瑾:謠言就是一場潛意識的叫魂,這一場80後死亡率的關注,暴露的不僅是80後的集體焦慮,更是折射出他們年入中年的整體迷茫。

展望2025:新的宏觀範式何時出現?

胡偉俊:預測固然重要,理解宏觀範式更爲關鍵。人們往往把當下範式當成長期趨勢,並發展出相應敘事。宏觀範式會自我強化,但又會逆轉。

製造業
中國艱難的高階機牀之路

早在2007年,中國政府就開始努力扶持數控機牀行業,但西門子和發那科的雙頭壟斷和政府優先事項的轉變阻礙了該行業的進展。

供應鏈
中國對越南投資激增可能招致川普報復

中國企業將業務轉移到越南可能增加後者被加徵關稅的風險,川普正將矛頭指向對美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的國家。

習近平抓住「深度求索時刻」安撫民營部門

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尋求恢復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提到「兩個毫不動搖」原則,並希望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

電影
《哪吒》:爲什麼申公豹更讓人共情

徐瑾:《哪吒2》成功之餘,不少評論共情反派申公豹,認爲他是小鎮做題家家的隱喻。大眾變了嗎?從集體心態變化中,又可以窺探什麼趨勢?

從春節回鄉小見聞看中美AI大博弈

黃凡:DeepSeek引發美國科技巨擘及政界最高層關注,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更爲直接,修復了中國科技公司估值。回鄉小見聞與中美AI大博弈給我們什麼啓示?

DeepSeek熱潮之下,迴歸常識

徐瑾:別人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DeepSeek實現了從1到N的突破。它不是國家政策大力出奇跡的結果,這看似反常,恰恰是科技創新的常識:偉大不能來自計劃。

日本房地產的30年河東和30年河西

李海燕:在1960年到1990年,房地產一直是有價值的存在。但是在1991年到2020年的30年,卻不是這個樣子。甚至出現了一個詞,叫「負動產」。

貿易
川普貿易政策「首波砲火」的五個要點

剛上任的美國總統誓言糾正「不公平的貿易做法」,而美國的貿易伙伴國準備迎接一個「關稅時代」。

還會有另一輪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嗎?

由中國對鋼鐵和鐵礦石的需求驅動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已經結束。業界希望能源轉型將引發新的大宗商品繁榮,但這將受到地緣政治競爭的影響。

2025展望:全球經濟的六大變數

沈建光:2025年全球經濟存在幾大變數,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各有都問題。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出現大波動、大分化,也值得關注。

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前景的經濟角度觀察

馬曉野: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對中美關係意味著什麼?中美經貿關係在過去的八年中,幾乎成爲其他各項關係的摩擦和鬥爭的「石敢當」,談判前途何在?

刺激消費管用嗎?

徐瑾:消費主力的京滬也撐不住了。刺激消費有用嗎?東亞爲什麼不喜歡消費?不同世代對經濟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輕人最爲無望。

《好東西》,當代育兒理想圖

偏見的背後,除了性別文化之外,問題可能還在於我們的社會對親子關係缺乏更多的想像與實踐,對人的主體性還沒有足夠的尊重和容忍度。

管理
向植物學習,應對不確定性

朱巖梅:除了個體要有獨特優勢,樹也告訴我們,不要忽視社羣的力量。樹木相互連接和協作,像一個整體那樣運行,而且可以彼此感知和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