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展望2025

日本房地產的30年河東和30年河西

李海燕:在1960年到1990年,房地產一直是有價值的存在。但是在1991年到2020年的30年,卻不是這個樣子。甚至出現了一個詞,叫「負動產」。

日本8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是在1990年左右,距離現在也就是30年左右。很多人不知道是,東京核心商業區的土地價格在2020年左右回到了泡沫經濟高峯,也就是1990年的水準。

中國有句古話,叫「30年河東30年河西」。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對於一個產業來講,對於一家房地產企業來講,30年時間都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和變化。

FT中文網的編輯很早就建議我寫關於日本房地產的文章。本人在2007年,辭掉了日本大銀行的工作,進入到了當時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房地產基金公司工作。當時公司持有私募房地產基金和上市的REITs。在日本、南韓、德國、關島等國家和地區有投資。這是筆者職業生涯中第一次進入地產行業工作,而且在這個公司,經歷了次貸危機,親眼看到美國源頭的次貸危機是如何影響了日本的地產和金融行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筆者購買了很多房地產和建築相關的書籍來學習這個行業,這個學習過程一直持續到現在。

您已閱讀10%(396字),剩餘90%(34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