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體育
高溫下的溫布爾登:一場膠著的網壇新老對決

靜楠:在滾滾熱浪中經過五盤鏖戰,網壇年輕的新王亞卡拉茲並不輕鬆地晉級,而38歲的老將弗格尼尼,則在極限拉鋸中完成了他職業生涯最後的華彩。

在梅雨綿綿不散的日子裏

鄭靜:格外漫長的梅雨季節,讓人們對潮溼有了全新的體會。天氣的驟變有時令人猝不及防,即便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也要不斷收拾起之前的記憶,填補上新的經驗。

美食
一家義大利餐廳的上海歲月

範庭略:「一切都需要改變,這樣一切才能保持不變」,這或許也是義大利美食能夠持續展現魅力的原因。

城市
我最喜歡的酒吧停業了

範庭略:好的酒吧會見證人們的歡呼和沮喪,人們把自己的一段情緒故事置留於此,此後便會對這裏念念不忘。

體育
羅蘭加洛斯的奇蹟夜:亞卡拉茲與辛納的史詩一戰

範力文:如同曾經的桑普拉斯與阿加西、費德勒與納達爾,揚尼克•辛納與亞卡拉茲在男子網壇的瑜亮之爭,在這個羅蘭加洛斯的夜晚宣告啓幕。

英國
白金漢宮的初夏午後:親歷英國王室花園招待會

靜楠:每年,英國王室都會定期邀請服務社會的各領域代表共赴一場聚會。在盛裝與美食所組成的儀式中,可以感覺到古老的王室在持續尋找著莊嚴與親民的平衡。

生活
對話贏得英國百年花展大獎的三位中國花藝師

崔瑩:對於三位「半路出家」的花藝師來說,此次獲獎更像是一場意外的驚喜,但在他們的生活中,「花」早已成爲了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上海話是上海人的鄉愁

鄭靜:上海話是上海人的鄉愁,即便身在城中,人也會愁,上了心頭又上眉頭,時不時需要彼此慰籍。找一個會說上海話的搭檔聊上一會,是撫慰情愁最好的方式。

英國
「陌生人之島」

張璐詩:英國首相就移民問題發表的言論,觸動了一種深層的不安。社會凝聚力所面對的危機,又一次被簡化爲外來者引發的「文化衝突」。

旅行
全球總裁專訪:意鉑奢華郵輪瞄準中國高奢市場

薛莉:奢侈品行業正走向細分化,面向財富人羣的高奢產品和定製性服務正成爲投資熱點。意鉑郵輪全球總裁Anna Nash談她眼中的中國市場。

生活
飲一杯中國風土的威士忌

範庭略:碧空映照著峨眉山若隱若現的金頂,層巒疊嶂的畫卷徐徐展開。飲一杯飽含中國風土的威士忌,一種鳥啼花發憶少年的情感油然而生。

旅行
尋訪「瑪法達」:那些令世界念念不忘的「童言無忌」

崔瑩:這位在西班牙語世界廣爲人知的「小女孩」,曾代表著一代有思想、有困惑的年輕人,藉着一個孩子的天真口吻,她說出了成年人所不敢說、或者說不出口的話。

讀書不覺已春深

鄭靜:「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又冷,收拾書包待明年。」讀書這件事,向來是個難題。

美食
海德公園邊上的古英國美食考

張璐詩:我們看著「Meat Fruit」一頭霧水,主廚註明,這道直譯過來叫「肉果」的菜式,淵源可追溯到13至15世紀,主要材料其實是雞肝。

齊澤克:「新自由主義」走向終結時的反思與重構

張璐詩:這位75歲的哲學界「不羈巨星」,以戲謔幽默的方式,分享自己對於政治現實和流行文化的批判與觀察。

精英
他們都是誰?——各國經濟精英畫像

庫柏:各國的經濟精英都是如何誕生的?美國與中國的精英有什麼差別?新的「全球精英資料庫」爲我們提供了迄今最完善的可用於比較的數據。

餐飲
「可持續餐桌」理念在亞洲:精耕細作,物盡其用

蘇麗雅:有的主廚認爲,「可持續餐桌」概念雖然源自歐美,但與之相關的理念,其實一直深刻在東方文化的基因裏。

清明也是輕盈的時節

鄭靜:除了追思和緬懷,清明也是氣清景明、萬物萌生的日子,是春日裏一段最好的時光。

美食
拜訪英格蘭鋒芒小廚

張璐詩:嘗過法國廚師用小牛內臟做的一道當地菜之後,混合醬汁的黏稠口感令我一時十分想念英國小廚清新利落的手筆。

春天喝春酒

範庭略:在陰晴不定的上海春日時節,參加了兩場朋友間的聚會。大家都舉著杯,沉浸在不同的釋懷裏,有人在追憶故人,有人在張望未來。

美國
政府效率部眼中的那些「反面人物」

庫柏:馬斯克等人把公職人員視爲「反面人物」,這種臆想說明他們不明白政府怎麼運作,而且誤解了大多數人投身公職的原因。

城市
演算法與懷舊

範庭略:在演算法無處不在的今天,人們卻會因爲挫敗和孤獨而產生懷舊情緒,懷念曾經那些自以爲無所不能的歲月。

文學
英倫傳統出版業能否突圍經濟週期?

張璐詩:當黑膠唱片市場因消費者的情懷和體驗而復甦,實體出版市場能否同樣迎來回暖之日?

珍•奧斯丁時代的愛情:關於情感的浪漫與角逐

張璐詩:在她筆下,能讀到情感與門第、浪漫與算計的彼此交織,由此呈現的嬉笑怒罵和人情冷暖,時至今日仍然被咀嚼和品味著。

旅行
在土耳其,探尋三座傳奇圖書館

崔瑩:文明的豐盛與恢宏,安靜地佇立在歷史的滄桑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徜徉感嘆。

建築
感受理查德•羅傑斯的倫敦建築遺作

張璐詩:逐層走上樓,可以見到來自法國、西班牙以及華人設計師所呈現的各具底蘊的室內設計,這個「文化熔爐」建築小世界,頗像當下倫敦的城市縮影。

拜訪三位香港頂尖女主廚和她們的風味文化

放眼現今的香港餐飲行業,會發現不少技藝非凡、富有才華的主廚都是女性。本文邀你認識她們之中的三位頂尖選手。

一歲一枯榮

張璐詩:年關在即,內心又會細數枯榮。在異鄉走過年復一年的寒與暖,有些溫情依然無法取代,有些鑼鼓依然振奮人心。

從大寒到立春:歲末寒日裏的上海年味

鄭靜: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走過大寒,人們也步入了迎接新年的節奏,並在習俗與變遷中,守望著四季開始新的輪迴。

美食
花椒與藜麥的聚會

範庭略:成都的廣場上人頭攢動,陽光普照下人人都像笑臉的向陽花。而來自南美洲的風味又與這種氛圍融合在一起,像一次戲劇性的相遇。

深圳
深圳的味道

範庭略:重回深圳和老朋友一起探討這座城市的味道。懷舊之情就像一種反向的飛躍,苦樂參半中,能看見時間留在這座城市和自己身上的痕跡。

我的英國「黑暗料理」探索之旅

張璐詩:關於食物的風味,名聲不佳的地方特色哪裏都有,文化差異也總是存在,但如果不止步於此,總會有表面印象之外的發現。

英國
英國政府的新年:「蜜月期」結束,「爛攤子」沒完

張璐詩:大餐喫過、禮物拆完,艱鉅的現實問題又回到了人們的生活裏。

冬至一晝夜

鄭靜:冬去之後會有春,但冬後的那個春,已不再是冬日前走過的同一春。當我們面對告別,其實也是另一段陪伴的開始。

「好東西」與「輕盈感」

鄭靜:輕盈不只來自口頭的段子,還有可以放下顧慮的心態。有了分寸,有了空間,不一樣的聲音纔能有地方迴響。

城市
冬至前的漫遊和習俗

張璐詩:聖誕季的燈火,瑣碎的賬單,異鄉的習俗,還有帶著鄉情的味道和絮叨,共同交織組成了這個冬天的冷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