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在土耳其,探尋三座傳奇圖書館

崔瑩:文明的豐盛與恢宏,安靜地佇立在歷史的滄桑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徜徉感嘆。

細雨微落,打溼了以弗所古城的石板路,也浸潤了塞爾蘇斯圖書館那殘存的立面,將大理石的紋理勾勒得愈發清晰。曾經,學者們在這座圖書館的長廊下低語,抑或在壁龕前取出書卷,沉浸於古老哲思之中。如今,唯有那些堅硬的石柱和精妙的浮雕,仍在訴說一個帝國的壯麗與隕落。2025年的一個冬日,我站在這座已有近兩千年曆史的圖書館前,被它的恢宏與滄桑震撼——它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一座承載記憶的陵墓。

在古代,圖書館被稱爲「繆斯殿」和「書庫」。「書庫」(Bibliotheke)是一個複合詞,由「biblio」(書/紙)和「theke」(容器/信封/盒子)組成,而「繆斯殿」之名則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繆斯女神。因爲繆斯女神不僅能夠激發詩人的靈感,也賦予人類理性、思想和創造力。

圖書館的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最初是存放官方檔案的地方。人們在尼尼微城(Nineveh,位於如今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中,發現了大量涉及醫學、天文學、神話以及文學作品的文獻。這些文獻通常以楔形文字的陶土板形式儲存,存放在木箱、櫥櫃和陶罐中。考古發掘表明,在位於土耳其開塞利的亞述貿易殖民地卡魯姆•卡尼什(Karum Kanesh),也存在此類「早期書」的遺蹟。

您已閱讀12%(513字),剩餘88%(37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