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訂閱

精選深度分析

英國《金融時報》最精華的獨家內容,付費會員可以閱讀全文。

Lex專欄:老鋪黃金引領中國高階珠寶行業轉型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各行各業的本土品牌。老鋪黃金開始削弱歐洲奢侈珠寶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
3小時前

AI的能力越來越強,還有誰的工作崗位是安全的?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最近曾坦言,AI時代最安全的工作很可能只剩下園藝師了,但FT次日就發表了題爲《AI培育的花園》的報導。

14.7萬:美國6月新增就業崗位遠超預期

儘管川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引發不確定性,但6月新增就業崗位仍超過5月經過上修的14.4萬,也超過經濟學家們所預測的11萬。

大舉押注數位資產,華興資本望重振業績

這家投行擬斥1億美元配置數位資產,以期在中國疲弱的經濟下突破業務困局

特斯拉交付量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

伊隆•馬斯克執掌的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艱難應對中國和歐洲同行的競爭,以及他的政治活動所引發的消費者反彈。

谷歌、貝佐斯和馬斯克支持的甲烷衛星在太空失聯

這對監測全球油氣行業甲烷排放情況的努力是一個打擊,工業化時代近三分之一的升溫是這種強效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的。

川普服務於誰?

沃爾夫:「大而美」法案是典型的「財閥民粹主義」。富人得到大部分好處;窮人變得更窮;財政赤字仍然巨大。

Lex專欄:「自然向好型金融」會否成功

一隻英國基金力求通過修復自然資源並讓受益的公司買單,來爲其養老基金投資方創造回報。這個想法有一定價值,但它需解決「飄綠」擔憂。

川普應帶頭推動中東達成全面和平協議

努賽貝:美國總統有機會在其第一任期的里程碑式成就《亞伯拉罕協議》的基礎上,打造第二任期的中東和平遺產。

歐盟決定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採取強硬立場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已被指示在本週訪問華盛頓期間堅持要求美國在任何框架協議中立即取消針對歐盟的關稅。

「永久化學品」定義不應受非科學因素干擾

安賈娜•阿胡賈:永久化學品因具有強大的疏油疏水性和抗汙性在商業上非常成功,但這一點不應影響權威化學機構對該類物質的定義。

港股大幅跑贏中國內地A股

今年迄今爲止,中國內地股市與年初時持平,而香港恆生指數上漲20%。經濟復甦乏力和貿易戰打擊了內地的投資者情緒。

商業快報

英國《金融時報》最新的商業財經報導,付費會員可以閱讀全文。

日立能源:AI數據中心用電波動或將破壞電力供應穩定

全球最大變壓器製造商負責人呼籲制定規則,提醒公用事業部門注意數據中心用電需求的劇烈波動。
5小時前

倫敦IPO籌資額降至30年低點

今年上半年在英國上市的五家公司僅籌集了1.6億英鎊,凸顯英國股市對公司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5小時前

極端熱浪席捲歐洲,氣候科學家敲響警鐘

希臘和土耳其都已進行火災疏散,西班牙和葡萄牙氣溫高達46攝氏度。

盧拉拜訪處於軟禁中的阿根廷前領導人基什內爾

兩位左翼政治家的會面,突顯了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外交緊張關係。

俄羅斯成爲首個正式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國家

俄羅斯計劃在能源、交通、農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與塔利班合作。

川普「大而美」法案將爲美國打擊非法移民提供鉅額支持

據測算,未來四年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所獲資金支持將超過FBI、聯邦監獄局等多個機構之和。

Shein因誤導性商業行爲在法國面對4000萬歐元罰款

一項爲期11個月的調查發現,Shein在降價以及環保承諾方面存在「誤導性商業行爲」。

川普與澤倫斯基將通話討論美國對烏暫停武器交付問題

五角大廈停止交付多套先進武器系統的決定令烏克蘭措手不及。

馮德萊恩:歐盟與美國在7月9日前達成最終貿易協議「已不可能」

川普威脅將在7月9日後將「對等」關稅提高至50%。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將尋求達成內容不那麼詳盡的「原則性協議」。

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這標誌着總統川普的政治勝利,他將於週五下午5點在華盛頓將該法案簽署爲法律。

南韓懷疑能否在川普規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首爾正在「盡最大努力」達成協議。但他淡化了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的預期。

英語電臺

每天聽FT英語電臺,你也能說一口正宗的倫敦腔

寰球商情速遞:2025年7月4日

唐納德·川普已成功推動其標誌性稅改和支出法案的通過;美國就業市場上月表現超出預期;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未來可能面臨危機;香港居民因一本漫畫書的地震預言而取消赴日行程。

紅色旅——一個顛覆組織如何恐嚇義大利

歷史學家約翰·富特在著作中剖析義大利紅色旅(BR)18年恐怖統治。該書揭示了1969年米蘭爆炸案引發的"緊張戰略"陰謀論——極右翼與政府合謀栽贓共產黨,而紅色旅則自詡爲反法西斯抵抗延續。這場將階級鬥爭暴力化的運動最終淪爲"國家悲劇",造成數百人傷亡。

寰球商情速遞:2025年7月3日

歐洲的執行長們正在遊說反對人工智慧法規;貿易官員們正在趕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關稅再次生效之前達成交易;五角大廈突然停止了向烏克蘭運送一些武器;英國被淡化的福利改革法案可能意味著更高的稅收。

瞭解伊朗:英國《金融時報》讀者推薦的書籍

本月初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衝突,我們對此發佈了一份精選書單,涵蓋關於這場衝突、伊朗歷史及其在更廣泛中東地區背景的書籍。評論區的各位讀者則分享了他們關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喜愛、最富啓發性的讀物,以下是一些精選推薦。

寰球商情速遞:2025年7月2日

英國政府在做出讓步後通過了福利改革法案;香港股市表現優於內地股市;歐元區通膨率升至2%;歐洲轉而向法國而非中國尋求稀土加工服務。

胡安·馬塔的下一步行動?

蛇形畫廊總監漢斯·烏爾裏希·奧布里斯特與西班牙足球運動員胡安·馬塔合作策劃展覽《足球城市,藝術聯盟》,邀請11組球員與藝術家跨界創作新作品。展覽將於7月4日在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首展,後續將巡展至中國和加拿大,旨在打破足球與藝術的邊界,探討球員的創造性。

金融英語速讀

閱讀FT英文原文,提升閱讀能力

自然損失的商業重要性

全球各地的企業正在發現健康生態系統的重要經濟作用。隨著生態系統的衰退,不僅有必要保護和養護自然世界,還必須投資於以自然爲中心的商業議程。

ChatGPT 能否獲得菲爾茲獎?

新型人工智慧模型在解決數學難題方面的能力正迅速提升。其在極具挑戰性的全新問題上的表現,已對全球頂尖數學家構成威脅。

發展中國家被債務壓垮

目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的金融基礎設施正在扼殺可持續發展。這種系統性的功能失調辜負了這些國家的數十億人民,必須加以糾正。

當比特幣成爲商業模式:投資者的風險警示

目前部分企業正熱衷於用比特幣取代美元作爲儲備資產,但多數上市公司股東卻仍偏愛具備可預期現金回報的實體資產,他們將比特幣儲備熱潮視爲一場危險投機。

英國的貿易表現依然嚴峻

英國最近與美國、歐盟和印度達成的協議不會對其岌岌可危的貿易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自然的呼喚:「有人知道開發一個程式有多難嗎?」

記錄與大自然的日常接觸能增強我們與自然的連接。但一位更關注自然而非人工智慧的作家,能否勝任開發一個提高這一互動的程式呢?

麥可林學英語

這是一檔英語學習與資訊音訊課程,由FT中文網編輯全程導讀陪伴。每期僅需約10分鐘,你就能學到最跟得上時代的高質量英文,更能洞悉語言背後的新聞邏輯。

AI加持下的自動化浪潮將導向何方

從教育到航運,AI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人類社會,只是當前仍火候未到。

川普解密甘迺迪遇刺案檔案意味著什麼?

這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政治懸案,既是對"深層政府"的終極拷問,更是現任總統爲自身安危佈下的博弈棋局。

美版「壯士斷腕」:DOGE手術能成功嗎?

川普任命馬斯克執掌「政府效率部」,以「曼哈頓計劃」式改革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卻引爆內閣衝突、社保爭議、法律風險與民衆遊行等風險。這場技術驅動的「外科手術」式創新型改革,能否在效率與公平間找到平衡,實現最初目標?

政策再升級,中國究竟積累了怎樣的免籤智慧?

線下中國式單方面免籤政策加速度,吸引外國遊客暢遊中國;線上小紅書平臺無國界,吸引中美網友暢聊生活。中國式免籤智慧打開文化交流新局面。未來,免籤會否進一步擴大?

巨星隕落後回看,科學家的國籍真重要嗎?

相隔數十年,華裔科學家的生存環境爲何依舊艱難?

「三體宇宙」輸出揭示了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怎樣的傷?

改編自中國作家劉慈欣作品《三體》的影視產品正在全球掀起熱浪,作爲中國文化產品出海的先鋒,「三體宇宙」能爲文化輸出揭示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情緒火山的噴發:刀郎、好聲音與蒲松齡

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在這個夏季憑藉新歌《羅剎海市》突然爆紅,內地娛樂圈是可以吐糟的最後一方領地,但蒲松齡的影響力註定超越圈層。

英語課時已壓至主課最低,更自信了嗎?

中國教育部在國慶假期前對「降低英語學科地位」的提問給出答覆。在釐清降低基礎教育英語課時比重與增強文化自信之間的關係前,或許有必要聊聊我們學英語究竟是爲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