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川普貿易戰令美國關稅收入激增

數據顯示,5月份徵稅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42億美元,但也凸顯了全球貿易流動可能受到的扭曲。
2小時前

川普以「大而美」的政策勝利加強了對權力的控制

美國總統在7月4日慶祝上任數月來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4小時前

香港遊客因漫畫地震預言取消赴日行程

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對7月5日災難的暗示影響了航班預訂和團體旅遊價格。
4小時前

中國央行就低利率問題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建議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向至少兩家歐洲銀行發出「特別」請求,凸顯其試圖避免像日本「失去的20年」那樣陷入長期通縮。

川普「大而美」法案將爲美國打擊非法移民提供鉅額支持

據測算,未來四年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所獲資金支持將超過FBI、聯邦監獄局等多個機構之和。

AI的能力越來越強,還有誰的工作崗位是安全的?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最近曾坦言,AI時代最安全的工作很可能只剩下園藝師了,但FT次日就發表了題爲《AI培育的花園》的報導。

馮德萊恩:歐盟與美國在7月9日前達成最終貿易協議「已不可能」

川普威脅將在7月9日後將「對等」關稅提高至50%。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將尋求達成內容不那麼詳盡的「原則性協議」。

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這標誌着總統川普的政治勝利,他將於週五下午5點在華盛頓將該法案簽署爲法律。

14.7萬:美國6月新增就業崗位遠超預期

儘管川普的貿易和移民政策引發不確定性,但6月新增就業崗位仍超過5月經過上修的14.4萬,也超過經濟學家們所預測的11萬。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徐瑾:消費不足更多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產發展模式的結果,而提倡加大國有投資可能繼續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經濟?

就業
北大張丹丹專訪:警惕AI加速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失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大學畢業生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仍是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挑戰。

南韓懷疑能否在川普規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首爾正在「盡最大努力」達成協議。但他淡化了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的預期。

晶片軟體製造商表示,美國取消了對華銷售限制

西門子、新思科技和Cadence表示,隨著華盛頓與北京之間一項貿易協議生效,美國政府已取消最近對在中國銷售的限制。

斯塔默表示里夫斯將「長期」擔任財政大臣,英國國債反彈

斯塔默的表態緩解了投資者對里夫斯職位的擔憂。斯塔默拒絕透露他是否意識到里夫斯在首相問答中明顯表現出的痛苦。

採礦業
全球關鍵礦物「去中國化」進程或將提速

裘菊:世界「關鍵礦物」供應鏈格局將在未來5-10年發生重大改變。歐美國家加速推進「關鍵礦物」國家安全戰略,將動搖和削弱中國影響力。

債務
政府債務不需要償還?——對話《金錢的力量》作者 Paul Sheard

馮鬱青:Sheard表示政府債務本質是「政府貨幣的一種形式」,不需以傳統「償還」邏輯看待,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關鍵指標不是債務與GDP比例。

當政府融資管道形同賭場,要注意哪些風險?

沃爾夫: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後所發生的變化,不難想像資金迅速枯竭的情景,原因或許是債券收益率大幅波動,也或許是其他衝擊。

川普稱美國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這位美國總統表示,越南對美出口產品將被徵收20%的關稅

7月4日最後期限臨近,川普稅收法案在衆議院遇阻

川普的旗艦法案對醫療支出的大幅削減和對國家債務的影響,令部分共和黨議員感到擔憂。

Lex專欄:關稅考驗日本車企的抗壓能力

面對川普關稅,日本汽車製造商選擇不提高價格,而是自行吸收關稅。他們的自律贏得了時間,但他們的韌性很快將面臨考驗。

川普服務於誰?

沃爾夫:「大而美」法案是典型的「財閥民粹主義」。富人得到大部分好處;窮人變得更窮;財政赤字仍然巨大。

美元
再談美元霸權與穩定幣:美元霸權不是被擊敗的,而是被繞過的。

汪揚:美元霸權不是被擊敗的,而是被繞過的。不是被另一個霸權取代,而是被去霸權化。不是在某個戲劇性時刻崩塌,而是在千萬個P2P交易中悄然瓦解。

消費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李曦:商家的演算法套路看似是與消費者的零和博弈,儘管演算法定價極具吸引力,但盲目開發應用,不僅未必能拿捏消費者,反而可能踩坑。

歐洲
歐盟阻撓英國加入泛歐貿易區

英國正在考慮加入泛歐-地中海公約,以促進本國疲軟的商品出口。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委員會已向英國明確表示,不會支持這一舉措。

比特幣
比特幣十年:瘋狂投機、理性共識與發散的未來

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比特幣的歷史表現,分析了資產屬性的特徵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提出了三個未來可能的敘事框架。

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會成爲共和黨人的政治詛咒嗎?

即便以微弱優勢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美國總統仍然可能面對共和黨同僚的反對之聲,以及在公衆面前捍衛該法案的艱鉅任務。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川普威脅再次提高對日本的關稅

美國總統無意延長7月9日的最後期限,屆時將對貿易伙伴加徵更多關稅。

FT社評:川普全球經濟戰爭的新戰線

美國獲得的稅收豁免使跨境業務更加困難。

美國參議院通過川普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延長減稅和減少醫療支出的里程碑式立法現在將送回衆議院審議並表決。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劉海影:川普主義衝擊波正在遍及全球,更多的人不再把川普當作一個商人、一個業餘政治家,而是認真思考他作爲歷史性政治家的可能地位。

企業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沈建光:隨著搶出口和以舊換新效應減弱、房地產轉弱、物價低迷,疊加貿易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或再度顯現,可能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如何改進?

貿易
歐盟決定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採取強硬立場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已被指示在本週訪問華盛頓期間堅持要求美國在任何框架協議中立即取消針對歐盟的關稅。

理解阿里新一輪的合夥人制度改革

鄭志剛: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阿里新一輪的合夥人制度改革,進而從中解讀阿里未來一段時期的戰略調整方向呢?

鮑爾暗示美聯準對7月降息持開放態度

美聯準主席持續面臨川普施加的降息壓力。

安德魯•比利暗示英國央行將放緩出售所持金邊債券

在全球債券拋售潮中,英國央行面臨放緩量化緊縮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