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

債務
政府債務不需要償還?——對話《金錢的力量》作者 Paul Sheard

馮鬱青:Sheard表示政府債務本質是「政府貨幣的一種形式」,不需以傳統「償還」邏輯看待,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關鍵指標不是債務與GDP比例。

債券
對美國債務負擔和通膨的擔憂引發資金大幅流出長期債券

投資者以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快的速度退出債券基金,飆升的債務負擔削弱了全球最重要市場之一的吸引力。

美國國會考慮爲私人信貸投資者減稅數十億美元

該方案將加大美國的債務負擔並削減針對貧困人口的援助計劃。

汽車
價格戰如何消耗中國車企的家底

對汽車行業恐將面臨「無利潤式成長」的擔憂,已促使行業協會及監管機構就中國電動汽車繁榮背後的隱憂發出一系列警告。

美國衆議院通過川普「大而美」稅收法案

衆議院以一票之差通過這項龐大法案,其內容包括大幅削減稅收、減少社會支出和增加聯邦債務。該法案現在將提交參議院審議。

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美國總統已將其第二任期議程押注於龐大的稅收和支出立法。

FT社評:川普的法案很大,但並不美

美國總統的財政計劃加深了人們對美國公共財政的擔憂。

IMF敦促美國遏制赤字

IMF高級官員戈皮納特針對美國「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發出警告。

川普的「大而美」稅收法案加劇美債擔憂

投資者稱,隨著對美國財政的憂慮加劇,美國國債市場已處於「轉折點」。

德國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爲何誓言「不惜一切代價」加強國防?

袁傑:從民調等情況看,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領導人推出的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的計劃,得到了多數德國民衆的支持。

不斷上升的債務以及支出需求令英國財政承壓

英國政府債務總額與GDP之比已從2019年的85.7%上升到2024年的101.8%。

融創
融創宣佈將進行第二次境外債務重組

融創是數十家違約開發商中首個進行第二次境外債務重組的公司,突顯出中國開發商面臨的嚴峻形勢。

債務
全球債務利息成本飆升,超過國防開支

經合組織表示,至少自2007年以來,利息支出吞噬了富國經濟產出的最大部分。

荷蘭政治人士:歐洲國防開支狂潮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荷蘭新社會契約黨領導人奧姆齊赫特表示,歐盟8000億歐元軍備擴張計劃或推升債務與利率水準。

如果美國政府關門會發生什麼?

美國國會的更多爭吵引發了對再次發生聯邦撥款危機的擔憂。

全球政府借貸將達到創紀錄的12.3兆美元

標普預測,債券發行量的增加將使長期債務存量達到76.9兆美元。

債券市場能否約束川普?

關稅、貿易戰和大幅減稅計劃都可能讓美國國債投資者感到不安,但這是一個有韌性的市場,幾乎沒有其他替代品。

X
華爾街銀行接近出售與馬斯克收購Twitter有關的30億美元債務

億萬富翁馬斯克與再次當選的美國總統的密切關係,激起了投資者對相關債務的興趣。

詠竹坊
鉅虧450億 深鐵能否救萬科?

迎來償債高峯期的萬科,債務違約風險在深鐵接管後大幅下降,但要恢復成長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債務
國際結算銀行就政府債務水準發出警告

該行首席經濟學家博里奧表示,如果政府等待投資者恐慌再行動,那將「爲時已晚」。

Pimco削減長期美債敞口

這家2兆美元的美國債券基金管理公司擔心「可持續性問題」和川普領導下通膨上升的前景。

德國工會領導人敦促政府取消債務上限以保護經濟

IG Metall主席本納表示,德國應效仿美國和中國,大力支持本國工業,這意味著借款上限必須取消。

德國央行行長呼籲政府放鬆「債務剎車」

納格爾敦促柏林方面放寬這一寫入憲法的規則,以解決國防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

斯里蘭卡啓動債務轉換協議以結束主權違約

與債券持有人達成的協議有望爲持續兩年的重組進程畫上句號。

默克爾呼籲德國放鬆債務「剎車」

這位前總理在回憶錄中支持改革她自己在憲法中引入的借款上限。

2025年中國經濟展望:中國經濟「加速度」

程實、徐婕:在全球經濟複雜的「熱啓動」背景下,政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將助力中國經濟實現新突破,展現強勁發展活力與無限潛力。

歐洲央行警告低成長和高債務可能引發歐元區危機

歐洲央行的《金融穩定評估》針對「主權債務可持續性」敲響警鐘。

中國式化債:困難與疑問

徐瑾:如何評價本輪化債?債務問題看起來是一個金融問題,但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問題。不能僅僅看數字看規模,更應該看債務對應的資產。

美元和新興市場面臨巨大變化

布魯克斯:美國大選可能是美元大幅上漲的開端,新興市場貨幣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

巴西
巴西雷亞爾匯率暴跌迫使盧拉採取限制支出措施

在匯率連跌數週後,盧拉政府本週證實將很快公佈外界期待已久的限制支出措施。

阿根廷
美國支持阿根廷對抗160億美元訴訟案

美國政府表示,要求阿根廷交出其在能源集團YPF的股份將涉及「重要的外交政策利益」。

中國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或批准外界期待已久的財政刺激措施

分析師認爲,中國的財政支出不僅應該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爲目標,還應面向在房地產危機中受到打擊的家庭。

阿根廷
米萊上臺近11個月後表現如何?

無論這位總統能否改變阿根廷的國家命運,他都可能永久性地重塑了阿根廷的政治格局。

阿根廷
阿根廷經濟部長對該國違約風險不以爲意

儘管明年將有140億美元的債務到期,但卡普託堅稱米萊政府有能力支付這筆債務,並預計該國將實現財政盈餘。

外債
中國外債中可能隱含的「外債內化」風險

馬天平:中國當前的外債結構如何?城投公司去境外融資的路徑與模式,與早前房地產企業較爲相似。如何才能盡力避免其負外部性?

債務
哈里斯和川普爲什麼都避談債務?

斯特蘭:美國舉債是用於當前的開支,而不是爲了做出亟需的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