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始終是經濟問題的核心。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及其潛在風險一直受到市場密切關注,與此相關的化債政策近期引發很多討論,如何化、誰來化、化多少,都是問題。更重要的,我們需要理解,化債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佈會上化債額度出臺。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增加6兆,將由29.52兆元增加到35.52兆元。這6兆元債務限額將會分三年安排,即每年2兆元,支持地方用於置換各類隱性債務。 同時,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4兆,分五年安排,每年8000億元。
加起來,未來幾年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算是最近幾年最大的化債規模。這個數據出來,評價不一。有人覺得比預期低,也有人擔憂,2009年四萬億引領投資大躍進,引發後續很多問題,以至於幾年之後政府不得不大力提倡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這一次是不是又是一次四萬億?
您已閱讀13%(372字),剩餘87%(24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