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經

旅行
遠離高溫警報區:在英格蘭北方尋找避暑之地

張璐詩:在狂野的北海和披滿石楠花的荒原之間行馳,風帶著海鹽和泥土的味道,沒什麼比得過大自然的鎮靜之力。

電影
《醬園弄•懸案》:妥協、過載與兩頭落空

魏寧均:陳可辛深知如何描繪在時代、文化、命運等張力之下的「夾縫人」角色,可在《醬園弄》中,他的抱負卻在多重角力和妥協中被消解。

電影
《F1:狂飆飛車》:布拉德•彼特與他的命運一躍

範力文:影片的華彩出現在最後衝刺的段落,布拉德•彼特飾演的桑尼•海耶斯駕駛著賽車在空曠的賽道上疾馳,如同貼地飛行,那一刻,他真正地在孤獨中直面自我。

體育
高溫下的溫布爾登:一場膠著的網壇新老對決

靜楠:在滾滾熱浪中經過五盤鏖戰,網壇年輕的新王亞卡拉茲並不輕鬆地晉級,而38歲的老將弗格尼尼,則在極限拉鋸中完成了他職業生涯最後的華彩。

大師展,策展人不希望你只看大師

薛莉:「奧賽」等大師展輪番上演,策展人卻不希望只是「櫥窗式地展示傑作」,而是希望受衆能反思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文化思潮。美術館正在補上這堂文化課。

FT雜誌
「這幾乎是我喫過的最棒的披薩」

Breadstall會是倫敦下一個大受歡迎的披薩店嗎?

歐洲未來之爭

蒂莫西•加頓•阿什談助推民粹主義挑戰的衝擊——以及自由中間派如何仍有可能堅守陣地。

開羅大埃及博物館具備成爲必遊勝地的一切條件

大埃及博物館在規模、設計和內容上都令人印象深刻,但其開幕可能因政治因素及威權主義色彩而受到影響。

FT雜誌
爲悲觀主義辯護

在西方文化中,樂觀主義備受推崇,但悲觀的世界觀有時反而更值得珍視。

FT雜誌
下一場金融危機將如何開始

可能引發更大範圍市場動盪的氣候衝擊。

FT雜誌
戰爭如何變得具有傳染性

隨著和平規範的消退,一種新型武器讓衝突變得更加廉價且更易爆發。

時尚
安娜•溫圖爾將卸任美版《Vogue》雜誌主編

康泰納仕出版集團的內容總監將繼續在母公司擔任高級職務,並繼續控制全球範圍的《Vogue》雜誌。

日內瓦
在日內瓦體驗美食的精度

張璐詩:主廚奧利維耶說,他去市場買雞蛋,農夫會講解蛋殼的厚度差別,並會特意爲他選出不大不小、剛好50克重的雞蛋。他覺得這種精度「很瑞士」。

在梅雨綿綿不散的日子裏

鄭靜:格外漫長的梅雨季節,讓人們對潮溼有了全新的體會。天氣的驟變有時令人猝不及防,即便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也要不斷收拾起之前的記憶,填補上新的經驗。

人工智慧產業與創意產業之間的版權戰爭

沃爾夫:我們顯然已經無法再對科技行業給予信任和寬容了。

AI懷疑者艾米麗•本德:『皇帝沒有穿衣服』

這位計算語言學家談及她爲何要挑戰大型科技公司、聊天機器人帶來的風險——以及爲什麼人工智慧不過是「升級版的魔法8球」。

FT雜誌
祖克柏如何釋放他內心的角鬥士

Meta老闆的轉變震驚了公司內部的自由主義者,但他最親密的盟友說,這就是他一直以來的樣子。

美食
一家義大利餐廳的上海歲月

範庭略:「一切都需要改變,這樣一切才能保持不變」,這或許也是義大利美食能夠持續展現魅力的原因。

電影
湯姆•克魯斯的面孔之下藏著什麼?

範力文:如今爲全球大多數觀衆所熟知的這個湯姆•克魯斯的形象,其實只是其銀幕形象的一個側面,準確來說,這是他的「晚期風格」。

戲劇
哈姆雷特向盜賊致敬:莎翁與搖滾的黑暗合奏

張璐詩:這部將莎翁經典和搖滾專輯結合的新式戲劇始終籠罩在羣鴉壓頂般的陰暗裏,觀劇的人們彷佛在音樂與文字的裂縫中直墜而下。

飲食
Bao餐廳創辦人張爾宬的臺北美食之旅

這位主廚熱愛家鄉的市集、博物館和「戲劇性」。

FT書評
威廉•F•巴克利與美國強硬右翼的形成

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把公共爭論變成無休止的政治文化戰爭。

鋼琴巨星王羽佳:「童年能接觸到這些音樂會改變人生」

這位音樂神童談論了大膽編排的重要性、她的拉赫瑪尼諾夫「馬拉松」——以及她爲何鍾愛人工智慧。

滑翔傘之王毛雷爾

在過去16年裏,沒有人能在艱苦的紅牛X阿爾卑斯山越野賽賽道上擊敗這位瑞士滑翔傘選手。隨著2025年比賽的開啓,他分享了成功所需的條件。

FT雜誌
強人領袖的固定套路

一項對全球政治運動的研究評估了民粹主義者的套路——以及川普在其中的角色。

建築
鹿特丹「遷徙」博物館:一座建築的重生和它記錄的移民往事

宋佩芬:FENIX博物館由一座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倉庫改造而成,它以藝術爲媒介,講述著流動的移民故事,彷佛一艘載滿記憶的船,靜靜停泊在這座港口之城。

影視
《忘了我記得》:人生沒有「爽劇式」解決方案

非非馬:當故事的主人公脫離了爽文式的架勢和套路,生命中真實的重量,連同那些狼狽、堅韌與溫情會被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

城市
我最喜歡的酒吧停業了

範庭略:好的酒吧會見證人們的歡呼和沮喪,人們把自己的一段情緒故事置留於此,此後便會對這裏念念不忘。

體育
羅蘭加洛斯的奇蹟夜:亞卡拉茲與辛納的史詩一戰

範力文:如同曾經的桑普拉斯與阿加西、費德勒與納達爾,揚尼克•辛納與亞卡拉茲在男子網壇的瑜亮之爭,在這個羅蘭加洛斯的夜晚宣告啓幕。

文學
一位諜戰小說家筆下的「焦慮時代」與「灰色英雄」

張璐詩:弗雷德裏克•福賽斯的小說《豺狼的日子》講述的是冷戰時期的故事,但其所探討的核心議題從未真正退出歷史舞臺。

AI能拍出一部史柯西斯的電影嗎?哈薩比斯與阿倫諾夫斯基訪談

谷歌DeepMind負責人和奧斯卡獲獎導演談爲何攜手合作——以及好萊塢是否應該擔憂。

富有玩趣的迪奧新任創意總監喬納森•安德森

在羅意威打造了汽車造型連衣裙和番茄手袋之後,他如今正迎接一家偉大時尚品牌的挑戰。

在網路犯罪激增之際,AI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嗎?

在英國超市很難抵禦駭客攻擊之際,米沙•葛倫尼解釋了勒索軟體攻擊爲何日益增多——而且還將進一步加速。

聯合國核能負責人拉斐爾•格羅西:『我是一個冷靜的人。我專注於自己能做的事情』

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談爲何伊朗是他「最爲關注的問題」——以及在烏克蘭保障扎波羅什安全所面臨的挑戰。

爲什麼現代商業具有腐蝕性?

這是當下的熱門話題,但多年前一位哲學家早已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要害。

訪談
「只要大家還在較勁,中國的畫廊還是能有出息的行業」

對話五位立足北京的當代藝術工作者,在行業持續的不確定性面前,他們身在藝術的中心地帶,既要體悟生態的水溫,又要時刻準備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