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尚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納達爾的退役與網球「古典時代」的遠去

範力文:如果說費德勒爲網球帶來了貴族式的優雅,納達爾則讓人們看到了這項運動中史詩般的悲劇性。他們兩人共同引領了一個競爭與敬意共存的網球時代。
16小時前

倫敦市長的城市環境保衛戰

崔瑩:薩迪克•汗本人並非從一開始就意識到環境治理的緊迫性。但他現在承認,收拾汙染的爛攤子,已經不是「明天」的議題。
2天前

巴黎協和廣場上的昔日貴族之家

張璐詩:置身於這幢曾屬於克里雍家族的建築,仍能依稀感受到名流顯貴們生活的輪廓,只是他們的故事如今已盡付笑談中。
2天前

對話路易威登調香大師Jacques Cavallier-Belletrud:我是傳遞情感的信使

從業逾四十載的Jacques Cavallier-Belletrud表示,調香師的工作不僅需要呈現原料之美和文化的豐富性,也要透過氣味去喚醒人們「久違」與「未知」的情感。
3天前

小丑與蝙蝠俠的鬥爭史,也對映著美國當代政治的變遷

範力文:在大多數時間裏,這對宿敵的纏鬥,也呈現著美國政治的兩個端點,它們雖然迥異但內在互爲一體。但如今,情況或許將大有不同。
3天前

西安「出殼」展:藝術對商業一次「硬剛」

薛莉:與藝術和商業的通常合作不同,這個展覽由藝術家單方面挑選商戶,提出藝術方案,再由商戶決定是否合作。商戶能接受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意嗎?
3天前

飲食階級論

真人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之戰》以獨特視角聚焦烹飪及飲食文化,並引發了美食愛好者們的討論:飲食的階級鴻溝在哪裏?
3天前

南韓作家韓江獲2024諾貝爾文學獎

53歲的韓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女性和南韓作家。她獲獎之際,國際間對南韓的音樂、電影和文學成就日益欣賞。
3天前

安東尼奧•帕帕諾:指揮家要盡力激發靈感,但演繹不是隨心所欲

張璐詩:這位義大利裔的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表示,他理解義大利人的鬆散和熱情,但管理樂團,必需注重專業和自律。
2024年9月29日

「八方絲路」策展人陸於平:「絲綢之路」是多元且有彈性的

子川:大英博物館此次特展,呈現了在公元500至1000年間,不同人羣、物品和文化圍繞絲綢之路的聯結與流動。
2024年9月27日

《凡人歌》:關於凡人的歷劫與藥方

非非馬:儘管劇情存在爭議,但不容否認,《凡人歌》這部影集捕捉到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各種「難」,並嘗試對此提出解法。
2024年9月27日

抽象藝術家何偉:70%註定+30%偶然

薛莉:何偉發現,具體的形象很容易引起觀者思考:這個人在幹什麼?是男的女的?而理性思考會阻礙觀者進入感性。逐漸地,他把形象一點點剔除了。
2024年9月27日

對話蒲英瑋:貼上標籤,撕掉標籤

蒲英瑋說,一個藝術家總要面對很多石破天驚的時刻,因此TA必須擁有構建生命強度的能力,「能把自己的表達最終變成一種『存在』,這就是厲害」。
2024年9月24日

丟掉孩子們的舊物應該很簡單,對吧?

查頓:我以爲扔掉孩子再也用不到的東西很簡單,他們已經準備好長大迎接新東西了,但你可能還沒有。
2024年9月22日

和一位明星作家的經紀人聊聊如何做自己

張樂愚:和王曉珂對話時,主題不停地在「成爲時尚編輯」和「成爲馮唐的經紀人」之間來回切換,而「成爲她自己」始終貫穿其中。
2024年9月20日

《姥姥的外孫》:何以慰真情

範力文:影片嘗試拆解並探討一道現實問題:現代人可以物化一切的理性,是否也終會將親情視爲賬目?
2024年9月20日

展覽「不信則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薛莉:這個展覽瞬間把觀者拉回本世紀前十年。那是中國當代藝術狂飆的十年,藝術家普遍有「在野」精神。
2024年9月20日

月到中秋,鄉愁也變得平和了一些

鄭靜:假期匆匆,回鄉團聚的念頭也還沒有那麼緊迫,當節日的儀式感稍退,中秋的氛圍似乎是更輕鬆、更體諒的。
2024年9月14日

奶黃月餅的祕方

張璐詩:在倫敦的半島酒店,我從和麪粉開始學習製作經典的「迷你奶黃月餅」。用料雖然一目瞭然,但部分配方卻依然祕而不宣。
2024年9月14日

氣味筆記

範庭略:有些時候,熟悉或不熟悉的味道,會在不經意間打開記憶和隨想之門。
2024年9月13日

讓海風穿過遺棄建築,用樹木殘骸拼成森林

宋佩芬:在巴塞隆納親歷第15屆Manifesta歐洲當代藝術雙年展,感受藝術的沉思、療愈與重生。
2024年9月13日

藍騎士藝術徵件展:一場捍衛心靈的冒險

薛莉:這是一次向青年藝術家公開徵集作品後的徵件展。這羣40歲以下的青年藝術家,呈現出與上兩個世代創作者截然不同的面貌。
2024年9月13日

尋味在北方

範庭略:從黃驊的海鮮到瀋陽的「過年菜」,走馬觀花的旅途中,品嚐的不僅是風味和手藝,也能領略到不同的人們所相信的生活。
2024年9月6日

重溫「綠洲」:掀翻屋頂,撫慰人心

張璐詩:隨著「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旋律響起,現場的聽衆被擰成了一股繩。在生活的難處面前,人們不會認爲「煽情就是低級」。
2024年9月6日

9月開啓了孩子們的新學期,也開啓了成年人的緊迫感

鄭靜:暑假清零,夏日的倦怠和鬆弛也即將清零,下半年的起點並不在六月末,而是逃無可逃的九月。
2024年9月6日

考據與傳說:在浦東尋找一段「蒙娜麗莎傳奇」

溫江濤:浦東美術館的特展「光輝時代」中,來自普拉多博物館的《蒙娜麗莎》是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這版《蒙娜麗莎》與羅浮宮的原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2024年9月4日

對話亞當•韋恩伯格:惠特尼美術館不是一棟大樓,而是一種思想

吳可佳: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館長回顧自己在這家藝術機構的三十年生涯,並闡述在當今的紛亂世界中,一家藝術博物館的身份與角色。
2024年8月30日

對話劉曉都:在邊緣生長出質感

這位深圳坪山美術館的館長表示,以跨界身份在邊緣地帶運營一家藝術機構,也是一次體驗獨特的「格物」與「爲人」經歷。
2024年8月30日

小籠包沉浮

範庭略:面對餐飲業的凜冬,該如何看待一家中式點心連鎖餐廳在不同市場的進與退?
2024年8月30日

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音樂是生命的隱喻

演出中巴倫博伊姆未說一語,步態蹣跚。但在散場時,臺上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在內的年輕樂手們,都紛紛轉向彼此並張開雙臂,一切結束於擁抱之中。
2024年8月30日
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