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話說

OpenAI
ChatGPT的服務中斷給AI愛好者上了寶貴一課

ChatGPT的宕機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卻不可避免地相信了最大化效用比堅守自身價值觀更重要。

許正宇:香港的財政赤字可能小於預期

香港的財政儲備仍將保持強勁。因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繼續堅持財政紀律,在追求新經濟成長引擎的同時,保持長期預算的可持續性。

梁振英:關於中國房地產的誤讀性報導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來信。

英國政府需要工程師,而非經濟學家

英國政府需要有能力制定和實施產業戰略來應對英國創新危機,而這需要更多工程師,而非經濟學家。

讀者來信:沒目的性的閱讀讓我受益

FT讀者周培林:好文章會帶給這個世界美好,你永遠不知道會對多少人產生深遠影響,只要沒有目的地散播好的種子,其中就會有開花結果的。

職場
我該留在英國找工作嗎?

我是一名應屆經濟學專業學生,在投行實習後沒有被錄用。疫情期間不容易找工作,而我的簽證將於10月到期。我應該回國還是留下來申請工作?

中國競選人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戰略目標有深刻見解

劉曉明:某西方政客近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偷竊」智慧財產,不能讓中國「控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這完全是顛倒黑白。

讀者來信:五味雜陳的《美國工廠》

FT中文網讀者:我們也是一個國內到美國投資的企業,正在建設的過程中。看到《美國工廠》中所展示的種種衝突,真是五味雜陳。

讀者來信:柏林人怎麼處理廢舊物品和垃圾

讀者李小龍:垃圾分類席捲上海,有朋友來問德國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我可以介紹一下柏林人處理垃圾和廢舊冗餘物品的情況。

讀者有話說:時代下的高考困局

讀者不二:高考已經基本完成了爲國家選拔人才的使命,現在的高考更像給大家提供跨越階級的一道門檻,但是這道門檻對農村和小縣城的人來說,越來越難跨越。

讀者有話說:今天我們該如何面對馬克•吐溫?

讀者吳謙:半個世紀以來,他的《競選州長》被中國學子作爲揭露資本主義虛假民主的讀物廣泛誦讀,而被他狠狠鞭撻的美國人,現在卻在紀念他。

女性、國家與公共討論

周健:尊重女性,首先要改變的是對女性的社會認知,而問題絕對不是批評「該不該讓女人背鍋」這麼簡單。

讀者來信:從基因編輯技術看「人之爲神」

張植鈞:人人生而平等是基因編輯技術產生前的認識,現在人類有能力在出生前就改變後代的屬性,是不是也要求人人生前也要平等?

讀者有話說:天地有正氣

讀者mooren:讀到《一戰與中國:遲到的歷史公義》的結尾,我不可抑制地流淚,並聯想起了文天祥的《正氣歌》。

「一帶一路」親身參與者有感

讀者木金本來:伴著飛機引擎的轟鳴,我又出發了,這次是印尼某電廠總承包項目。作爲「一帶一路」一線參與者,這個羣體將何去何從?

美元
人民幣目前難以取代美元

比斯瓦斯:中國加速提升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分量,給美元霸主地位帶來了威脅。但人民幣取代美元之路還很長。

美元
美元主導地位不太可能被川普搞砸

馬格努斯:儲備貨幣必須提供規模、穩定性、流動性和安全性,僅憑川普因素,不太可能撼動美元的主導地位。

職場
繼續打工還是追求創業夢?

我可以在現有穩定工作的基礎上塑造職業生涯;也可以跟隨自己的創業夢想,追逐金融業機遇。我該怎麼選?

讀者來信:解決北韓核武問題之鑰

讀者李蘇明:我認爲打開北韓核武危機這把難開之鎖的鑰匙掌握在中國手中。只有中國既有能力又有意願,並且得到北韓的信任。

讀者來信:爲高樓加裝電梯提供補助是一項真正的惠民工程

讀者孫元昌:動用財政資金爲多層樓住宅加裝電梯提供補助,以方便住高層的老人,是一項不折不扣的惠民工程。

讀者來信:洞朗事件,就這樣結束了?

曹辛:需要弄清楚的是,中方是否因爲印軍的撤退,也調整了自己一方的行動和部署,尤其是是否會繼續修路。

《美朝對峙比古巴飛彈危機更堪憂?》讀後感

讀者zhangxh1984:現在是北韓核危機的十字路口,中國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的戰略定力,絕不能因爲美國的壓力而亂了陣腳。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致信《金融時報》:劉曉波違法並被依法定罪

曾嶸:中國是一個依法治國的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違法者都應被繩之以法。中國的司法主權應當得到尊重。

當家鄉變成「首都副中心」:一名安新人的獨白

我的家鄉安新縣恰好位於「雄安新區」規劃範圍內。看著朋友圈裏快速傳播的各種小道訊息,其實我們本地人知道,炒房的機會早已不存在。

讀者來信:遏制北韓關鍵靠中國

厄爾曼:在我看來,如果中國不能利用外交手段遏制北韓的核野心,我們的世界將面臨一個嚴重的戰略威脅。

讀者來信:黑人影片獲獎就是「政治正確」嗎?

讀者輕飄飄的雲:假如有人說當年中國電影《英雄》獲獎主要是因爲「政治正確」,中國人會舒服嗎?不會生氣嗎?

讀者來信:講「政治正確」是文明的底線

讀者Sun Yan:「政治正確」是民主社會的言論底線。簡單粗暴的觀念往往更有流傳性,根源是缺乏理解和思考。

讀者有話說:大學生村官項目知易行難

讀者hxl_mj:大學生村官項目確實是個好項目,但這份工作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的,裏邊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回應FT中文網《再造「老北京城」的中國女首富》一文

讀者華新民:北京東城區的金寶街樓盤,是陳麗華拆了五條元代衚衕後建起來的。十幾年過後,那些土地還在疼痛著,而她竟被某些人讚美爲老北京的保護者!

讀者來信:英國退歐後亟需英中自貿協定

戴維森勳爵: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鼓勵英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我們不應把這個僅僅視爲又一個外交聲明,就讓此事過去了。

愛國之辯,也需溫和表達

讀者丁力:思想交流並非一錘子買賣,是不斷補充、持續完善的過程。確保言論自由不受侵害的有效方式,是溫和表達。

讀者有話說:美國是出於私利在製造麻煩

讀者Dhako:美國向亞洲國家兜售其地緣政治「保單」的唯一辦法是,挑起一些針對中國的麻煩,然後對亞洲國家說「巨龍已經『醒』了,可能真的會找到你門上來,除非你給我們點『甜頭』好讓我們留在這裏」。

雷洋之死,我的憤怒和悲哀

FT中文網讀者明剛:不管雷洋是否嫖娼,以及雷洋猝死的原因是什麼,單就官方處理這一公共事件的方式來說,就足以引發我的憤怒,並感到深深的悲哀。

中國老工業基地應考慮轉型

讀者hkeye: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應該考慮自己獨特的轉型方向。如哈爾濱和瀋陽早就應該轉到教育和醫療,因兩市都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

讀者有話說:技術纔是決定性的因素

一款不能被解鎖的手機或電腦,就算是蘋果不生產,也會有別的公司生產。只要市場足夠大,政府事實上是無法有效管控的。

美國大選:可憎的候選人vs糟糕的黨綱

讀者夏海寧:美國選民今年面對一個兩難處境。一邊是善於挑動仇恨情緒的川普,而他完全不代表共和黨傳統立場,另一邊是會把美國帶向衰退的民主黨黨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