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舉報應不應該設門檻?

劉遠舉:任何一項制度,應有正反饋的鼓勵機制,與此同時,對於濫用,也應該有負反饋的抑制機制,起碼,應該建立一定的門檻。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

劉遠舉:對主理人的諷刺,實則是傳統階層觀念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說到底,不過是恐懼——恐懼賣煎餅的竟敢和自己共用「中產」這個詞。

「西方僞史論」的陷阱與代價

鄧聿文:中國要真正實現文化復興,不能靠「我們早就有」這種「阿Q式」的精神幻覺,而要靠「我們還能再創造」。

所有的修復,都註定徒勞無功

劉遠舉:公司當然可以年輕化,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進進出出的可以永遠是年輕人。但是這只是表面的,如今的兵,和當年的兵已經不一樣了。

「單輸」、「雙輸」與「負和遊戲」

林原:階層固化,貧富差距懸殊,生存艱困的底層民衆,在權益無法得到維護情況下,有極少數人可能進行極端的「負和遊戲」。

更大程度的開放電影行業,是一個理性的多贏選擇

劉遠舉:提振電影市場,不僅關係到電影行業本身的消費,也直接影響到購物中心等更大範圍的消費。

「掃地僧迷思」,應適可而止

劉遠舉:公衆對「韋神」的追捧,不是中國社會對知識、專業的推崇,恰好相反,這波造神的本質是反智、反專業的。

品色,在煙臺山上

蘇小玲:煙臺山,讓我在舊時留痕間遇見了某些亮點,感悟到人類事故與故事間某種轉換的必然。珍惜那曾有過覺悟、獻出過文明價值的人們。

爲什麼高考作文題目會心靈雞湯化?

劉遠舉:在缺乏思想資源、缺乏邏輯的一代人身上,非要考察思辨能力,就只有心靈雞湯一途了。簡而言之,用蘿蔔雕花,不用金玉。

女演員•天價耳環•災區前公務員

林原:最近中國網路比較熱鬧,從董襲瑩造假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並拿到博士學位,到黃楊鈿甜佩戴天價耳環,醜聞、事故、大案交織。

這世界只有「選擇題」

劉遠舉:爲什麼人們會把選擇題當作是非題?因爲他們出現了財政幻覺,當大家激動於各種宏偉的公共建設時,完全不知道,這個錢要自己來出。

蔣雨融致辭的「空洞」與網路揭批的暴劣

季彥:蔣雨融哈佛演講好壞本質應該只關乎正常思想言論的表達,無關特權、公平與否。公平訴求絕不應泛化爲無條件揭發、批判他人的通行證。

在哈佛演講的蔣雨融堵了普通人的路嗎?

劉遠舉:這場輿論風波並不大,但可謂一滴水見太陽,有人看到的是白左的幼稚,有人看到的是川普的英明,有人看到的是階層固化。

無照「家庭酒吧」在北京悄然興起

北京市湧現了數十家無照「家庭酒吧」,由於國內經濟放緩,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放棄了昂貴的傳統酒吧。

教育
從復旦校友億元捐贈看「文科無用論」

劉遠舉:市場經濟40年,很多中國人對生產的認知,還停留在理工科、工程師、工人、工廠上。

「存款千萬換子女實習」一定就是不合理的嗎?

劉遠舉:中國社會有著強烈的烏托邦式的公平訴求,但正是這個訴求,最終導向達爾文式的現實。

農民工坐在地鐵地上,當「規矩」遇上「道德」

劉遠舉:不要輕易地把政治正確當作預設的前提,而是要就事論事。

涉嫌強姦而被捕的正廳級——一個樣本觀察

林原:湖南省機場管理局局長邱繼興因涉嫌強姦被刑事拘留。有位曾任常務副區長目前在高校工作者對筆者說:這種事情在官場並非罕見。

董小姐:軟階層時代的二代掙扎

徐瑾:董小姐的花邊事小,暴露的集體情緒卻很真實,即階層焦慮的白熱化,在二代三代的圈子也難以豁免。如何捍衛階層地位,普通軟階層的出路又在哪裏?

董小姐的「快車道」觸動社會永久不公的敏感神經

葉勝舟:階層固化如果成爲羣像、風氣、主流,負面影響惡劣。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未來,死水一潭。劣幣驅逐良幣,讓人看不到希望。

保險
中國老齡化人口推動保險業發展

壽險與健康險公司受益於長期人口趨勢紅利和人工智慧革命。

胖東來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嗎?

劉遠舉:胖東來長期以一種高期待的道德敘事,是無法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來敘事的。所以胖東來只要賣玉,就一定會紛爭不斷。

協和「4+4」爭議彰顯美式醫生培養模式在中國的水土不服

肖經棟:「4+4」模式參考了美國醫生培養模式,但缺乏美國的基礎,在中國自然會碰到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中國沒有統一的醫學標化考試。

面對加班文化,職場人何以自處?

劉遠舉:對抗加班文化,你得爲自己做點什麼。這種個體的努力纔是真正的推動力,也是符合經濟、社會規律的,能以最小的成本推動社會的發展。

中國公共政策的「跑冒滴漏」

葉勝舟:三河市廣告牌匾事件是中國地方政治生態的鮮活案例。中下層官員行爲主要有三種亂象:笨,纔不配位;懶,勤不配位;私,德不配位。

對大眾的集體羞辱是一種道德極權

笑蜀:居高臨下地宣判衆生,這不僅是一種暴力的歸類,更是一種認知上的傲慢與僭越,陷入了一種理性上的極端自負。

市場永不內卷

劉遠舉:市場的成本容易被看到,於是大家會「理性地」去設計出一個沒有浪費的機制。但這反而會帶來隱性浪費。越反對內卷,反而會越卷。

反腐敗
落馬學者型高官:從工人到副部

林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徐憲平接受紀律審查與監察調查,他擁有管理學博士學位,曾到哈佛大學訪學,算是學者型高官之一。

「反資本」不能都怪司馬南

劉遠舉:司馬南的出現只是個結果。如果不進行市場經濟教育,進行經濟學教育,司馬南、司馬東就會不斷出現。

反腐
落馬官員李微微的仕途分析

林原: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的李微微,曾指出統戰工作有「五化」,統戰工作存在的這些問題具有普遍性。

爲什麼應該尊重儀式感

劉遠舉:所謂儀式,就一定要花錢,花掉物資,儀式感需要建立在物資的消耗上的。越隆重的儀式,消耗的物資就越多,會增加更多消費。

抑制民粹與反智輿論,是各國長期競爭的基礎所在

劉遠舉:所有的輿論都有大眾觀念的影子,而輿論會自下而上地產生影響。

製藥
Lex專欄:中國的肥胖危機是樁大生意

預計到2030年將有三分之二的中國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這是一個比美國大得多的市場,也是製藥集團爭相希望主導的市場。

高三應該休三天

劉遠舉:家長們抗拒雙休是一種「囚徒困境」。如果自己孩子雙休,別人卻沒有,那自己的孩子自然就會在考試中喫虧。於是大家都不願意雙休。

兩會
中國國務院年度工作報告的亮點與隱患

葉勝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規中矩,亮點不能說多,隱患不能說少。中國如能取長補短,走通新的中庸之道,那纔是真正的制度創新。

電影《哪吒》是文化輸出嗎?

劉遠舉:《哪吒》的核心思想,是對一種外來價值觀的回應,這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