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爲什麼應該尊重儀式感

劉遠舉:所謂儀式,就一定要花錢,花掉物資,儀式感需要建立在物資的消耗上的。越隆重的儀式,消耗的物資就越多,會增加更多消費。

之前跳江的肥貓引發的輿論還在繼續。先前因爲聽說肥貓捨不得點外賣,許多網友自發點外賣,送來奶茶、漢堡當作祭祀物,放在「肥貓」出事的橋頭。一位熱心大哥甚至一次性點了8000元外賣。據說,事後清理,這些外賣高達94.6噸。

就在這個96噸引發爭議的同時,另一樁新聞是,近日廣東佛山一小區所謂「骨灰房」裝修鬧得沸沸揚揚。網上流傳的影片顯示,居民家裏正在裝修,滿牆深黑牆紙貼金佛像,一堵牆都是漆成黑褐色的「供龕」,並分成三四層。整個房子氣氛詭異,不像是正常生活起居的裝修風格。這讓小區很多業主想到了「骨灰盒房」。整個小區人心惶惶,小區業主和這家人也產生了矛盾,

其實,這兩個新聞背後的爭議都指向同一個本質:如何看待儀式感。

您已閱讀13%(304字),剩餘87%(19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