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

爲什麼應該尊重儀式感

劉遠舉:所謂儀式,就一定要花錢,花掉物資,儀式感需要建立在物資的消耗上的。越隆重的儀式,消耗的物資就越多,會增加更多消費。

小區式骨灰堂背後的 「民生」、「民死」之艱

劉遠舉:中國的死人與活人,都處於幾乎一模一樣的土地政策之下:供應限制、身份限購、年限,高價。

日本
日本殯葬業企業放眼海外市場

日本的人口結構意味著,其葬禮數量超過以前,葬禮規模和花費卻小於從前。這種局面迫使日本殯葬業者將視線投向海外。

日本殯葬業經歷文化轉變

儘管日本殯葬業營收隨著日本年度死亡人數的攀升在增加,但平均葬禮出席人數已減半。這個2兆日元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大規模的文化轉變。

殯葬
綠色殯葬

上海市政府爲應對空間窄仄問題,開始支持包括海葬在內的「綠色殯葬」運動。面對諸多現實的尷尬,市民正不得不慢慢轉變入土爲安的孝道觀念。

殯葬
中國人死得起嗎

在中國,壽衣、喪服、花圈、骨灰盒等的加價幅度可能達到10倍,而墓地每平米的價格可能比普通公寓貴1000倍。現在,多數人越來越難以負擔死亡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