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洗錢
瑞銀和花旗等九家銀行在新加坡洗錢案中被罰款2150萬美元

全島範圍內沒收金條和豪車的醜聞震驚了城邦的財富管理行業。
1小時前

數位幣
歐洲需要擺脫恐懼,擁抱穩定幣

歐洲面臨在新興數字金融生態系統中被邊緣化的風險。
5小時前

中國央行就低利率問題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建議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向至少兩家歐洲銀行發出「特別」請求,凸顯其試圖避免像日本「失去的20年」那樣陷入長期通縮。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徐瑾:消費不足更多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產發展模式的結果,而提倡加大國有投資可能繼續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經濟?

穩定幣是如何從小衆產品變成普遍戰略的?

這種因由美元等現實資產支持而被稱爲「穩定」的數位幣,已成爲美國政府重點關注的項目,也成爲企業董事會的熱議話題。

當政府融資管道形同賭場,要注意哪些風險?

沃爾夫: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後所發生的變化,不難想像資金迅速枯竭的情景,原因或許是債券收益率大幅波動,也或許是其他衝擊。

審計
安永對殼牌業務的審計工作面對違規審查

殼牌稱,安永在對其美國和英國業務的審計中違反了獨立性規定。這家身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審計機構再次處於監管審查風口。

港股
新世界發展達成再融資協議後股價上漲11%

這一家族控股的香港地產集團依然面對內部繼任計劃的不確定性。

比特幣
比特幣十年:瘋狂投機、理性共識與發散的未來

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比特幣的歷史表現,分析了資產屬性的特徵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並提出了三個未來可能的敘事框架。

監管壓力測試放鬆,華爾街大型銀行宣佈大額派息

摩根大通、高盛、美國銀行、摩根史坦利等華爾街巨擘宣佈將提高向股東支付的季度股息。

Lex專欄:「自然向好型金融」會否成功

一隻英國基金力求通過修復自然資源並讓受益的公司買單,來爲其養老基金投資方創造回報。這個想法有一定價值,但它需解決「飄綠」擔憂。

企業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沈建光:隨著搶出口和以舊換新效應減弱、房地產轉弱、物價低迷,疊加貿易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或再度顯現,可能對企業現金流造成更大壓力,如何改進?

美國保險公司與私人信貸的迷局

私募股權背景保險公司、私人信貸敞口、不透明的私函評級以及關聯交易資產共同組成了一場隱祕大戲。

對沖基金尋求向私人信貸領域擴張

隨著資產管理公司取代銀行成爲貸款人,私人信貸已成爲一個巨大的成長領域。

FT雜誌
下一場金融危機將如何開始

可能引發更大範圍市場動盪的氣候衝擊。

高階信用卡競賽成爲時代的縮影

向特權階層推銷信用卡應該仍然是一項有利可圖的交易。

穩定幣算是貨幣嗎?

把當前情況與自由銀行制時代進行類比是否恰當?

港元
香港金管局出手干預以維護聯繫匯率制

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94億港元的儲備在公開市場買入港元,這將從銀行體系中抽走流動性。

美聯準公佈計劃,削減2008年危機後設立的資本監管規定

在金融業長期遊說之下,美國央行提議下調「補充槓桿率」監管要求。

民主黨參議員沃倫要求私募基金披露爲減稅而進行的遊說

美國總統川普正推動參議院在本週批准其「大而美」支出法案。

明年美國銀行業併購將加速

銀行業高階主管預計,美國貿易政策、利率和經濟前景的日益明朗,將引發一波併購浪潮。

新加坡加密貨幣監管收緊,或將引發企業遷往香港和杜拜

金融監管機構表示,未獲許可的交易所必須在本月底前關閉。

併購
華爾街公司成Brighthouse收購案主要競購方

TPG與Aquarian希望通過此次交易,利用客戶保單保費作爲穩定的投資資金來源。

併購
西班牙政府給BBVA惡意收購Sabadell設置新障礙

政府宣佈收購方在至少三年內不得合併這兩家機構,保持各自的法人地位與資產獨立性,並在業務管理方面保持自主。

亞投行
「打虎女將」任亞投行新行長

中國任命前反腐官員、有「打虎女將」之稱的鄒加怡爲亞投行新任行長,這家總部設在北京的開發銀行被視爲中國對標世界銀行的產物。

中央銀行警告:穩定幣作爲貨幣「表現不佳」

國際結算銀行表示,這些貨幣未能通過健全貨幣的關鍵測試,並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穩定幣的風險

即使使用量迅速成長,它們也無法取代金錢。

房地產
誰在拋棄一線二手房?

徐瑾:爲什麼一線城市二手房全軍覆沒,誰在拋棄它們?樓市未來如何走?政策還能如何發力?在一個下行時代,持有現金其實也是一種小確幸。

美國國會考慮爲私人信貸投資者減稅數十億美元

該方案將加大美國的債務負擔並削減針對貧困人口的援助計劃。

遺產稅公投嚇到瑞士超級富豪

銀行家和律師警告稱,在公衆投票決定對非常富有的人徵收50%的稅率之前,人們可能會大批離開。

投資
近半英國投資者依靠社群媒體獲取理財資訊

調查顯示,近一半英國投資者在進行理財決策時信任社群媒體、金融網紅和AI工具。

香港房地產動盪暴露出基礎薄弱者的問題

最值得關注的是那些經營穩健的開發商與過度擴張的開發商之間的分化。

信用卡
英國信用卡借款成本創19年來新高

數據提供商英國Moneyfacts的數據顯示,從3月初到6月初,平均年利率升至35.7%,創下至少自2006年以來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