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熱門文章

關稅
川普關稅的「一石四鳥」之計

陳世淵:川普想幹什麼?川普誇張言語、情緒化舉止之外,川普及其內閣的深層次邏輯是什麼?美國關稅有四大政策目標。
4月7日

關稅
貿易戰下中國經濟的危與機

鄧希煒:川普關稅政策對中國而言,短期壓力雖大,但長期通過產業鏈韌性建設、內需市場挖掘和理性出海,中國經濟仍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5月5日

房地產
誰在拋棄一線二手房?

徐瑾:爲什麼一線城市二手房全軍覆沒,誰在拋棄它們?樓市未來如何走?政策還能如何發力?在一個下行時代,持有現金其實也是一種小確幸。
6月23日

關稅
關稅戰背後的硬政治迴歸

徐瑾:關稅戰已經回到硬政治博弈,軟性的輿論戰意義不大。貿易本質上屬於無限遊戲,而地緣政治可能就是零和博弈。中國應以長期主義的眼光對待當下棋局。
4月8日

貿易
中美金融戰:王牌在誰手裏?

伍治堅:如果北京和華盛頓的貿易戰升級到金融戰,誰擁有更大的王牌呢?在筆者看來,川普政府可能低估了中國手中的王牌:美國國債。
5月6日

「中國製造2025」的成績如何?

近期兩份報告顯示,「中國製造2025」已經實現了其關鍵目標——讓曾經完全依賴廉價勞動力的中國製造業實現現代化。但這一成功並非沒有帶來問題。
5月28日

關稅
自由貿易已死,對等貿易將升

劉海影: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時代(global)結束了,差別貿易的割據化時代(glocal)來臨了。所有的經濟模式、商業模式、地緣安全模式都將因此受到巨大影響。
4月7日

美國
川普爲什麼要對留學生「趕盡殺絕」?

李瀚明:留學生是最好捏的柿子,一來打擊了美國未來的移民羣體;另一方面將高等院校扣帽子汙名化,也是鞏固自身基本盤支持者的好法子。
5月29日

看清中國,做多中國(中)

周掌櫃:所謂中美戰略競爭的長期著力點並非眼前的貿易平衡本身,而是長期看誰更先建立符合「AI+機器人」時代的人文科技制度。
4月24日

川普爲何服軟了?

市場動盪以及來自從華爾街到國會山莊的日益增大的壓力,讓美國總統不得不調整其關稅計劃。
4月9日

關稅
談判超預期,中美關係能否迴歸正常

徐瑾:關稅回落,中美貿易能否回到過去?關稅戰雖然搶鏡,但畢竟只是一次戰役,對於中美關係來說,可能即將迎來一場漫長的轉變期。
5月12日

關稅
世界正在陷入一場大規模的囚徒困境

裘菊:除美國外的世界其他經濟體在缺乏協調與團結的情況下,難以形成有效反制,反而被迫接受美國強加的經濟安排。
4月9日

關稅
反擊、談判和屈服——川普關稅下的衆生相

李瀚明:越南和中國這樣的國家無路可走;越南沒有對美國強硬的空間,而中國沒有對美國軟弱的空間。
4月9日

中國零售爲何沒有超越美國?

沈建光:如果後續促收入和消費政策啓動,穩樓市政策能夠進一步加力,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甚至小幅升值,將對中國零售追趕美國大有幫助。
4月22日

中國殲-10「猛龍」在印巴衝突中首次實戰亮相展露鋒芒

這場小規模衝突是北京軍事裝備首次對抗西方先進技術的考驗。
5月9日

美國在技術上真能「卡住」中國的「脖子」嗎?

李偉:美國政府的做法阻礙了知識交流,延緩了技術進步,有害於人類社會的總福利,對於中國,我們不能決定美國政府的做法,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6月10日

美中關稅戰,中國手上有什麼牌

從貿易實力和戰略礦產,到所持的鉅額美國國債,不應低估中國擁有的籌碼。問題在於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這些籌碼?
4月15日

關稅
「一報還一報」與中美關稅戰

李偉:中美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但硝煙遠未散盡,當市場情緒隨著關稅戰的大起大落時,中國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從根本上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呢?
5月26日

反制川普貿易戰——中國仍留有後手

在這場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中國保留了一部分反制手段,準備在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的談判中使用。
4月6日

京東戰美團,二次外賣大戰因何而起

閆曼:現實生活中的商戰根本不像電視劇裏那麼複雜,而是搶公章撬保險櫃,你陰陽我,我陰陽你,怎麼簡單怎麼來。
4月22日

面上減稅,背地搞錢——「美麗大法案」解析

李瀚明:法案中的幾個政策本質上都是對沒有投票權等政治權利,收入又相對較高的移民羣體施加壓力,意圖從他們身上榨取錢財、填補赤字。
5月22日

川普不明白他會造成什麼惡果

盧斯:任何外交政策現實主義或貿易重商主義學派都無法解釋川普的行爲。
4月8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關稅戰背景下的中美關係新現象

曹辛:面對關稅戰,中美兩國領導層的理念、思路和行事風格完全不同;在關稅問題上,兩國動員盟友的能力目前都受到制約、並相對缺乏。
4月13日

汽車業
一位歐洲比亞迪銷售眼中的比亞迪

張冬方:即使中國自主品牌在歐洲進行本地化生產,「比亞迪被當作歐洲製造商來看待」的圖景不會輕易發生,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
6月18日

中美日內瓦關稅談判的十個看點

葉勝舟:真刀真槍的談判還未開始,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雙方都受不了經貿「硬脫鉤」,不得不虛與委蛇,不斷試探對方底線,在矛盾中前行。
5月12日

川普稱美中已「簽署」貿易休戰協議

在聲稱已就如何落實日內瓦協議達成共識兩週後,川普表示和中國簽署了協議。知情人士稱,雙方似乎把口頭協商的內容落到了紙面上。
6月26日

房地產亟需破局以重振經濟

周掌櫃:目前中國房地產並非經濟能否支撐的問題,也不是尋找合理價格的問題,更不是轉型必須的代價,而是政策導向和信心的問題。
4月28日

美元
川普在摧毀全球美元體系

格里利:占主導地位數十年的全球美元體系並非由某一個霸主強加的,而是各國央行協調的結果,而川普在摧毀它。
4月14日

西班牙電網是如何崩潰的?

此次斷電讓人們關注歐洲基礎設施的韌性,以及擺脫化石燃料的進程可能帶來的影響。
4月29日

在哈佛演講的蔣雨融堵了普通人的路嗎?

劉遠舉:這場輿論風波並不大,但可謂一滴水見太陽,有人看到的是白左的幼稚,有人看到的是川普的英明,有人看到的是階層固化。
6月3日

對中美關稅戰的思考:底層邏輯、強弱對比和前景展望

成朝庭: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戰是一場複雜而兇險的鬥爭。中美兩強之間,很難說誰是最終贏家。但可以確定的是,雙方老百姓都是輸家。
4月24日

川普只能打關稅的算盤

李瀚明:對於川普而言,要想填上美國政府現在的預算窟窿而不激起公衆的怨憤,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被視作價內稅、公衆無直接感知的關稅。
4月5日

川普對美元全球地位的破壞

沃爾夫:我們面臨的困難在於,無論現任全球霸主多麼不理想,替代選項看起來都更糟。
5月22日

爲什麼美國會輸給中國

沃爾夫:面對中國這樣巨大、有能力且有決心的大國,美國正在丟棄它維持世界地位所需的所有有利條件。
4月29日

關稅
不能低估中美貿易談判階段性成果

沈建光:中美階段性協議緩解了「硬脫鉤」衝擊,但後續仍然有很多挑戰。雙方的經濟都需要轉型,中國推出擴大內需的政策和改革依舊「時不我待」。
5月13日

消費
關稅戰之下,重新反思消費迷思

徐瑾:消費不振似乎是中國經濟一大迷思,消費真的需要鼓勵嗎?東亞爲何消費偏低?民企不振,消費不過是無源之水,難以復甦。
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