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中國樓市
關注
2025年是真正的「後地產中國」元年
馮濤:如果說2024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在「政策託底」與「市場失重」之間反覆拉扯,那麼2025年則是一個揭示制度悖論與結構極限的年份。
中國樓市
關注
房地產亟需破局以重振經濟
周掌櫃:目前中國房地產並非經濟能否支撐的問題,也不是尋找合理價格的問題,更不是轉型必須的代價,而是政策導向和信心的問題。
房地產
關注
樓市止跌回穩,核心在哪裏?
劉淵:2024年是中國房地產的轉折之年。展望2025年,實現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的關鍵在於穩定需求,尤其是中低價位普通住宅的需求。
中國樓市
關注
房地產新政組合拳,能夠「四兩撥千斤」嗎?
夏春:即使沒有人口問題、三條紅線等這些問題,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將迎來調整的時刻。經濟規律,無論起初看起來如何遙遠,終將有一天與我們面面相覷。
中國樓市
關注
Lex專欄:中國房地產仍餘震不斷
近期,房地產開發商的法院清盤令與債務違約數量激增,應讓投資者三思。
時局與前瞻
關注
救市政策頻出,樓市爲何還未恢復?
劉淵:既然目前的房地產發展水準已經過熱,長期高成長後回調也是合理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房地產政策呢?
中國樓市
關注
房地產市場最終很可能將度過難關
陳敏蘭:中國的房地產故事正在發生改變,但未必會終結。城鎮化、需求升級和收入增加都意味著長期而言會呈現進一步的根本性成長。
房地產
關注
開啓第三次房改,構建健康可續房市新範式
沈曉傑:構建房市新範式、開啓第三次房改,不僅能根本上清除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地雷陣」,且還可使衆多大中城市的房價負擔失去滋生的土壤。
房地產
關注
多管道合作建房,打造百姓買得起的平價房
沈曉傑:無論從中國解決住房問題的歷史傳統,還是發達國家成功的國際慣例,合作建房模式不僅是世界性的潮流,更是化解住房矛盾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房地產
關注
高房價和平價國民住宅,誰更能成支柱產業
沈曉傑:只有選擇正確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模式,中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消費需求和市場的發展,纔會有空前超常發展,才能真正成爲國民經濟強大的支柱產業。
房地產
關注
沒有剛性指標,房住不炒樓市健康就是空談
沈曉傑:沒有量化的標準,沒有剛性的指標,任何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和住房保障體系,就會陷入「空中樓閣「的境地。
房地產
關注
居住福利和體面住房是國民權利而非恩賜
沈曉傑:對中國人而言,居住福利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問題上的最大政治。國泰民安基礎在安居樂業,而安居樂業的基石則在於更好居住福利。
房地產
關注
房地產稅能換來房地產健康的長效機制?
沈曉傑:構建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單靠新增房地產某一新稅難以奏效,最需要開闢的是多元化多路徑幾條腿發展的新範式。
2021年度報告
關注
房地產市場如何實現良性循環?
古堯:不擠樓市泡沫,經濟轉型難成;控制樓市泡沫,則債務風險上升。承受樓市風險的衝擊,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繞不過去的坎。
中國樓市
關注
「恆大們」爆雷,倒逼房市和住房供應新範式
沈曉傑:當今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極爲關鍵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穩定高房價」,還是重新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新模式。
房地產稅
關注
房地產稅的三條「靈魂拷問」,難住你了嗎?
夏春:目前經濟明顯下行背景下,徵收房地產稅的時機的確值得商榷。而基於土地增值而支付的房地產稅,與土地的屬性是公有還是私有並無直接關聯。
中國樓市
關注
房地產稅改革意欲何爲?
劉淵:從長遠看,房地產稅改革有助於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但短期政策目標還是維持市場平穩,改革只能是漸進式推進,而不會是顛覆式發展。
房產稅
關注
對「高房價,低收入」居民如何徵收房產稅?
陳稻田:房產稅徵收範圍和力度能否達到理想水準,取決於對徵稅過程中一些關鍵細節的解決,本文在一個關鍵細節上的建議或起到重要啓示作用。
中國樓市
關注
推動樓市反彈的力量正在消失
劉淵:隨著政策環境全面收緊,推動本輪樓市強勁反彈的動力已顯著減弱,預計2021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將出現下滑,成交量同比可能出現負成長。
中國樓市
關注
香港住宅地產的看空者,忽略了什麼關鍵數據?
夏春、鄭梅玫:香港高地價與基本法下需保持自由港地位和低稅制密切相關,除非香港找到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政府收入來源,矛盾仍然難以化解。
中國經濟
關注
華夏幸福違約突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壓力
華夏幸福規模5.3億美元的債券出現違約,標誌着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和相關國際投資者面臨著最新考驗。
2020年度報告
關注
中國樓市2020:超預期復甦,高確定未來
劉淵:2020年樓市政策演變過程體現出維持市場穩定是政策首要目標;而2021年全國樓市量價將維持與2020年總體相當的水準。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樓市回暖是因爲信貸放水嗎?
劉淵:房地產是中國疫情後恢復得最快的行業之一,究其原因,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爲是信貸放水的結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徐瑾經濟人
關注
深圳最嚴調控來臨,中國房價走向何方?
徐瑾:深圳樓市遭遇最嚴調控,對其他城市影響如何?房地產不僅僅是投資品,更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金融資產。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行業現衰退加劇跡象
數據顯示中國3月房地產市場尚未恢復正常,甚至可能還在惡化。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重振疫情之後的經濟成長。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啓動財政刺激措施應對增速放緩
地方政府在一季度發債1.2兆元人民幣,大部分資金用於基建項目。政府還推出了聚焦於民營企業的2兆元人民幣減稅措施。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房價反彈引發經濟復甦預期
3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平均上漲10.6%,是自2017年4月以來最快漲幅,也是中國經濟反彈的最新跡象。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競相舉債
今年頭兩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競相重返美元債券市場,發債量達到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引發人們對槓桿上升的不安。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前景
中國人口成長高峯期已過,相比住宅,商業地產市場化程度更高,這意味著一二線城市優質商業地產具備較高投資價值,中長期也不存在絕對供應過剩問題。
佳源國際
關注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佳源國際股價暴跌
在香港上市的該股週四暴跌81%,市值蒸發逾30億美元,原因是市場擔心該公司難以償還到期的3.5億美元債券。
房地產
關注
中國應對重拾「房地產依賴」說不
蔡浩:在經濟下行週期,中國應果斷對房地產依賴說不,打消市場預期,避免新一輪房價暴漲。當然房地產政策只是術,是標,體制改革纔是道,是本。
房租
關注
市場力量將推動租金回報率迴歸正常
馮煦明:市場缺陷並不意味著房租分析失去價值,一些因素不會終止市場消滅套利空間,租金回報率與金融市場利率走向趨近的大方向是不會變的。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樓市進入下行週期
劉淵:成交量下降、價格停漲及土地市場轉冷是樓市下行初期的標誌,當樓市進入下行中期,行業內併購增多、開發商利潤率下降等現象就會出現。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屋庫存創4年新低
10月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同比減少10.1%,商品房庫存已連續27個月下降,預示建築活動有望支撐明年經濟成長。
中國經濟
關注
逆週期調節致6月經濟數據超預期
蔡浩:6月經濟數據普遍超預期,固然有歐美經濟強勁支撐外需因素,但更多是依靠財政政策發力和邊際轉好的樓市政策。
中國樓市
關注
上海放寬「商住兩用」房規定
在針對「商住兩用」房新限制的抗議活動後,上海市政府做出部分政策讓步,試圖化解民衆對樓市降溫政策的憤怒。
熱門文章
1.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2.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5.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6.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7.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8.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9.
川普服務於誰?
10.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