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擠樓市泡沫,經濟轉型難成;控制樓市泡沫,則債務風險上升。承受樓市風險的衝擊,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繞不過去的坎。只有堅持「房住不炒」,才能形成房地產行業發展最終的「良性循環」。「房住不炒」的實現狀態就是市場上住房都形成真實居住供給。
從「房住不炒」到「良性循環」
在樓市某些經營主體「死給你看」的現實風險威脅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似乎又發生了轉向,加之部分城市開始「限底價」等支持行爲的出臺,至少市場預期部分發生了改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2021年11月下旬在人民日報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文章,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市場的定位描述中,都對樓市管理調控導向做了「良性循環」的目標界定。至此,「因城施策」樓市管理調控政策重心,就從限制不合理需求的限購、限貸等限制交易(所謂因城,主要在於不同城市間的限制標準差異),轉向了支持合理購房需求的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
您已閱讀15%(382字),剩餘85%(21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