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風險

房地產市場如何實現良性循環?

古堯:不擠樓市泡沫,經濟轉型難成;控制樓市泡沫,則債務風險上升。承受樓市風險的衝擊,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繞不過去的坎。

房地產
恆大警告其可能債務違約

中國債務負擔最重的房地產開發商在中期業績報告中做出異常嚴峻的表態,承認其「存在借款違約及正常業務過程以外的訴訟風險」。

亞投行
金立羣:中國會審查向發展中國家放貸做法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羣稱,發展中國家債務負擔所引發的擔憂,正在促使中國「重新平衡」海外放貸實踐。

小型區域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短板

埃默里赫、坎貝兒:如果中國經濟受到衝擊,財務狀況不佳而且放貸給經濟最弱省份的小銀行可能出現問題。

叫停包頭地鐵項目突顯中國政府遏制金融風險決心

周小川上月表示,「銀行和金融機構低估了地方政府的金融風險。」處在財務困境中的包頭市原本打算利用銀行貸款來支付地鐵項目60%的成本。

朔伊布勒警告世界有再次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

德國財長卸任前接受FT專訪時稱,鑑於各大央行向市場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目前存在形成「新泡沫」的危險。

融創
高負債擔憂致融創股價大跌

據報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要求國內商業銀行覈查融創的債務風險,使最近斥巨資接手萬達旅遊資產的融創股價大跌。

《人民日報》刊文警告債務風險

未具名「權威人士」在訪談中警告,「高槓杆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成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

槓桿
債轉股之後,超發的貨幣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在中國,十多年前債轉股被稱爲最後的晚餐,如今盛宴再來,看似銀行企業雙贏,但如何避免多數人爲少部分利益集團買單?

去槓桿
中國應對高槓杆:一場剛剛開始的戰爭

鄧體順、胡一凡:全球槓桿總量在金融危機後大幅上升,中國居高不下且仍在持續上升的債務使投資者憂慮。中國債務風險短期內可控,未來如何疏導?

FT社評:新興市場面臨債務風險

新興市場私人部門的債務總額現在已經超過年度GDP的100%,中國等財力雄厚的新興市場國家選擇短期修正以避免危機全面爆發,這可能導致長期經濟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