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

房地產
不動產統一登記與房地產稅的現實和未來

張林:不動產統一登記應首先服務於明確產權、保護產權,而不應爲了方便徵稅。徵稅所考慮的因素遠比不動產登記複雜。

展望2023:經濟要轉型,房產稅需早收

古堯:解決樓市泡沫問題,就是要解決資源閒置狀態,推動樓市資產的高效使用。要逼出各類閒置資產,最好方式是按資產對象徵收「閒置稅」。

房地產稅的三條「靈魂拷問」,難住你了嗎?

夏春:目前經濟明顯下行背景下,徵收房地產稅的時機的確值得商榷。而基於土地增值而支付的房地產稅,與土地的屬性是公有還是私有並無直接關聯。

房地產稅改革意欲何爲?

劉淵:從長遠看,房地產稅改革有助於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但短期政策目標還是維持市場平穩,改革只能是漸進式推進,而不會是顛覆式發展。

房產稅
對「高房價,低收入」居民如何徵收房產稅?

陳稻田:房產稅徵收範圍和力度能否達到理想水準,取決於對徵稅過程中一些關鍵細節的解決,本文在一個關鍵細節上的建議或起到重要啓示作用。

房地產
鑽石式典藏、過度投資和樓市泡沫

胡月曉:樓市「房住不炒」長效機制要見效,重心在「住」,而不是「不炒」,根源在於破除閒置。如樓市全面真實居住,房價再高也無泡沫。

房產稅
樓市泡沫和食利者階層的形成

胡月曉:近期樓市調控加劇。樓市在加劇社會財富分化的同時,誕生了新的食利者階層;要建設創新社會,就要抑制樓市泡沫。

開徵房地產稅應有頂層思維

張一:房地產問題錯綜複雜,不能寄望於房地產稅解決所有問題。房地產稅的推行可以改變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

2019房地產:規模擴張與理性迴歸

黃山:2019將是中國樓市的「分化年」和「迴歸年」;一二線積累了較多改善居住需求,三四線透支了較多未來購買能力,房價大機率會加速分化。

房產稅
一個中產在新加坡付房產稅的經驗

謝棟銘:新加坡的房產稅有三個主要特徵,首先累進位的設計;其次,房產稅與地產和經濟週期呈正相關,最後房產稅並不一定和房價成正比。

房產稅
中國房地產邁向新時代?

明利:「房住不炒」和「租售並舉」已經成爲當前樓市的主基調。應當如何理解這種歷史性轉變?爲什麼說「租賃房」和「房產稅」勢在必行?

房產稅
房產稅能否成爲地方稅的支柱

邵宇:本輪房產稅討論核心內容更多體現在徵收的細節問題上,如減免政策、稅率、和效應等方面,以及房產稅能否成爲地方稅的主體部分等。

房產稅
房產稅:言之鑿鑿,行之過早?

明利:中國即將進入存量房時代,房產稅勢在必行;但考慮「去庫存」總基調下,2020年前全國範圍內統一開徵房產稅的可能性將比較低。

房產稅
徵收房產稅應該考慮什麼?

張一:從徵稅成本看,要徵收房產稅,首先必須對不動產進行全國聯網和登記。從效果看,房產稅可能難以達到政策制定者預期的目標。

房產稅
房產稅:一種得不償失的新制度

沈凌:房產稅不僅是對4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徵稅,還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割裂,也會引發對產權保護的懷疑,最終阻礙中國經濟成長。

房產稅
房產稅會是那隻灰犀牛麼?

徐瑾:房價劇變帶來的階層變化,讓大家成爲時代經濟中翻騰的螞蚱;房產稅政策並不僅僅以經濟爲邏輯,推出可能性在加大,同時很可能引發一連串反應。

2018:鉅變前夜的中國房地產?

沈建光:從本輪調控不同來看房地產市場或已在鉅變前夜,房地產稅加快落地及地方與中央財權與事權理順,未來需要降低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

房產稅
警惕房產稅推高中國房價

陳建奇:房產稅改革應與國家稅制改革相結合,保證總體稅負不出現上升,運用不當或影響房地產穩定發展環境。

政治

房產稅
山雨欲來的房產稅

FT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儘管北京市政府否認了「京版房產稅」即將實施的訊息,但房產稅試點擴大已是大勢所趨。房產投資者應怎樣判斷和決策?

婚姻法
令人糾結的「房產加名稅」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所謂的「房產加名稅」欠缺法理基礎,難以操作。如果中國的稅務部門能以一項本意在於指導民事審判的司法解釋爲依據,增收一種稅收,那隻能說明一種亢奮的徵稅衝動。

婚姻法
對婚姻法解釋的反思

中國資深媒體人信海光: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將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影響中國的司法實踐。它引起的激烈爭議表明,建立健全中國的司法解釋監督機制已成當務之急。

房價
地產調控帶來的新改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不到5%的房地產開發用地,卻承擔了37%的地價!這其中,還得「內部消化」20—30%的保障房成本!房價能不高麼?

中國房產稅難降高房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短期看,徵收房產稅後房價和房租都將上漲,長期看房產稅將成爲房屋銷售中的「額外成本」,並最終全部轉移至買房者身上。

房價
房產稅將助漲房價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童大煥:在中國,房產稅的開徵,只不過爲政府開闢了一個新的稅源,但它改變不了土地財政,也解決不了基本的社會公平問題,甚至可能會增加社會不公平。

中國房產稅方案顯失公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上海存量不徵的房產稅方案,是對稅收公平原則的褻瀆。如此徵稅,無法逼出擁有多套住宅的投資客,反而將懲罰新入市的購房者。稅負之不公,莫過於此。

中國房產稅:妥協的產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像任何改革一樣,拉鋸已久的房產稅會是平衡各種利益之後的妥協,一向地方土地財政妥協,二向擁有數套房的過往投資者妥協。

房產稅:南韓帶給中國的啓示

金宰賢(南韓):是否應當通過徵收房產稅抑制房價,眼下在中國成爲熱議的焦點。從2005年開始徵收「綜合不動產稅」的南韓,也許可以給中國提供一些經驗。

房產稅
房產稅將爲中國社會改革鋪平道路

中國國務院最近決定,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的計劃。房產稅的重要性遠不止於抑制房價,它可能爲中國政府談論多年但未能實施的一些關鍵社會改革開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