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房產稅:一種得不償失的新制度

沈凌:房產稅不僅是對4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徵稅,還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割裂,也會引發對產權保護的懷疑,最終阻礙中國經濟成長。

房產稅是懸在中國樓市上方,也是懸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成果之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因爲在過去四十年裏面,一般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家庭財富,一多半凝聚在房產上。中國住房自有率超過80%,遠高於發達國家比如德國。如果未來對房產徵稅,實際上就是對老百姓過去四十年辛苦工作的勞動成果徵稅。理應慎之又慎。

首先,一個新稅種的開徵,需要一個可以被老百姓認同的法理基礎,這樣才能獲得老百姓的認同。不能像有些專家認爲的,只要政府有收入上的需求,就可以不顧法理任意開徵。

那麼,這樣的財產稅合理嗎?

您已閱讀6%(239字),剩餘94%(35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