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市場的邊界

中國房產稅:妥協的產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像任何改革一樣,拉鋸已久的房產稅會是平衡各種利益之後的妥協,一向地方土地財政妥協,二向擁有數套房的過往投資者妥協。

2010年中國房地產調控只是未來長期調控的開端。從2010年開始,中國房地產作爲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從理論上被削減。如果2011年開徵房產稅,將逐步從實踐上削弱房地產的支柱地位。

如果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成功與否以價格穩定爲標誌。毫無疑問,2010年中國房地產調控不算成功。在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後,總體而言房地產的價格與成交量還在上升,期間還伴隨著各地此起彼伏的強拆新聞。

上海與重慶徵收房產稅的傳聞山雨欲來風滿樓,從調整中國經濟結構、刺破房地產泡沫和中央與地方財政的均衡來看,明年進行房產稅試點是大勢所趨。

您已閱讀12%(250字),剩餘88%(17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