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

政治風險衝擊全球房地產市場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整體經濟仍構成很大風險。突如其來的政治變化可能會徹底改變房地產的市場前景。

澳洲去年GDP成長低於預期

經歷了發達國家最長無衰退成長期之一的澳洲,正在應對中國經濟放緩和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的雙重挑戰。

中國資本管制影響歐洲高階地產價格

中國收緊針對海外房地產購買的資本管制後,今年首季中國跨境房地產投資降至三年最低水準,資金流出同比下降27%,至56億美元。

拿什麼阻擋香港房地產熱潮?

今年1月,香港連續第8年被Demographia評爲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核心地段已達天價,高房價正在向更多區域蔓延。

全球豪宅市場感受「冷風過境」

持續五年的全球超級豪宅銷售熱潮,正面臨供應過剩的窘境。豪宅存量越來越多,但光顧的富翁卻越來越少了。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六:第三次房改該如何推進?(上)

沈曉傑:頂層若能設計和重啓普通人住房消費機制,將會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民幸福指數,帶來巨大變化。

紐約
紐約最大的「蘋果」

FT專欄作家邰蒂:位於第五大道的蘋果旗艦店即將搬出地下室,搬到通用汽車大樓一層;老牌玩具店FAO Schwarz則即將搬出該大樓。

深化房產金融改革對穩定至關重要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我們必須反思和改革現行房產金融安排。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我們也絕對不能讓最近這種房地產抵押貸款過度的狀況重演。

席勒也戳不破的泡沫

FT中文網編輯馮濤:諾獎得主席勒認爲中國樓市存在泡沫,但用詞謹慎,就連他也無法預測這個泡沫破裂的時間。中國樓市的特殊性,讓它成了一個堅硬的泡沫。

中國土地銷售放緩加劇

中國土地銷售下滑尚未達到觸發危機的程度。但隨著地方政府過去幾年累積的債務陸續到期,是否應當放鬆調控支撐地方財政,成爲艱難的政策選擇。

房價
中國保障房政策的偏差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現在不去解決土地市場失靈的問題,不去解決收入分配過於懸殊的問題,而是讓政府大規模干預房地產市場,是文不對題,開錯了藥方。

中國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陷阱

中國二線城市發展比北京和上海快,居民對收入更樂觀,更有可能購買大件商品。那麼房地產投資者應該進軍二線城市?不。投資銀行瑞信認爲這是一個價值陷阱。

爲何中國樓市不會崩盤

在中國,買房已經成爲一種「全民愛好」。儘管中國政府出臺了十分嚴厲的抑制房地產需求和價格的舉措,然而幾乎沒有中國人認爲,房地產市場有絲毫崩盤的可能。

限購恐將催漲三四線城市房價

信孚研究院研究員童大煥:數十個城市的限購令對房屋供需結構造成了雙重打壓。在一二線城市,這可能會導致房租飆升,而在三四線城市,泡沫恐會越吹越大。

Lex專欄:準備金率與中國房價

中國又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能否抑制房價?不一定。事實上,每一次上調都會有悖常理地刺激房地產市場,因爲它意味著官方在發出保證——利率不會大幅上調。

如何解讀中國地產商成績單?

儘管遭遇今年4月以來的嚴峻調控,中國房地產業仍交出了頗爲亮眼的成績單,其中萬科和恆大分奪前三季度銷售金額與銷售面積冠軍。

房價
房地產調控還有啥招?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袁希:中國新一輪房價調控措施趕在國慶長假前出臺,再次證明:房市不是經濟問題,全國範圍內的房價開始要問責各地方政府的官帽子。

亞洲各國紛紛給樓市降溫

新加坡、澳洲、中國及香港地區政府紛紛出臺措施冷卻房地產市場。中國的措施看上去最爲強硬,且分析師預計在中國樓價出現明顯下跌之前不會改變。

是調控讓房價越漲越高

讀者miumiuoo:房價這麼高,政府調控功不可沒。每次調控都以幹掉剛性需求爲己任,以提高購房成本爲手段,以減少供應爲要挾,以價格反彈爲結束。

房價
任志強、潘石屹議中國房市新政

任志強、潘石屹在週四一次午餐會上,討論了中國最新一輪樓市調控給房價和地產商帶來的影響。兩位都認爲房價年底前將會下跌,但對中長期走勢則持不同意見。

今日視點:中國地產業或將面臨整合

Mergermarket: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爲樓市降溫措施正在發揮效應,但可能導致許多小型開發商將因缺少資金而被迫變賣資產,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

中國樓市:躲過末日?

所有預言末日即將降臨中國樓市的喧囂,該歇歇了。迄今尚未有跡象表明,會出現那種可能導致投資銳減的房價暴跌。但成交量的快速下跌不可忽視。

樓市調控仍是「空中樓閣」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沈曉傑:史上最嚴厲的中國房市調控百日後,房價仍在上漲。我認爲癥結在於,掌管實際權力運作的官僚階層,出於既得利益,正在抵制調控的具體落實。

中國房地產投資短期難降溫

中金公司研究部哈繼銘等:中國房地產新政在4月推出後,一線城市土地拍賣量回落不明顯,是因爲房地產企業資金充沛。樓市何時降價,將取決於這些企業的財政狀況。

CPI
中國或即將啓動加息進程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下週公佈二季度經濟數據後,中國很可能迎來加息的關鍵時間視窗。今年年底前,央行很可能將加息兩次。

樓市
香港天價豪宅買賣告吹

在一套標價5700萬美元的公寓買賣失敗之後,香港再也無法自詡擁有世界上最昂貴的公寓了。內地買家因流動性收緊而回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香港樓市的降溫。

樓市
Lex:豪宅氣數已盡?

世界最高價公寓的買賣變成泡影。從莫斯科到上海,高階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裂痕。在這個貪婪已經成爲罪惡的世界裏,很難看出對豪華住宅的需求會蓬勃發展。

樓市
香港樓市勢頭不再

位於市中心的幹德道39號項目先前宣佈的25筆銷售協議中,只完成了5筆,顯示去年香港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勢頭已不復存在。內地買家的撤離,加速了香港樓市的降溫。

房產稅:南韓帶給中國的啓示

金宰賢(南韓):是否應當通過徵收房產稅抑制房價,眼下在中國成爲熱議的焦點。從2005年開始徵收「綜合不動產稅」的南韓,也許可以給中國提供一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