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兒經濟學獎

從新晉諾獎得主的貢獻看制度創新的重要性

鄭志剛:如果用簡潔明瞭的一句話來概括阿西莫格魯等三位教授的貢獻,也許就是他們用令人信服的計量方法證明了諾獎得主諾斯提出的「制度重要的」觀點。

他們爲何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

王衍行:2024年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的三位經濟學家證明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以及法治不佳的社會和剝削民衆的制度不會帶來成長或改善。

經濟學
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強森和詹姆士•羅賓遜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

獲獎理由是他們在國家間貧富差距方面進行的研究。他們的研究顯示,法治薄弱、剝削人民的制度可能難以實現成長。

感懷求學往事,展望經濟諾獎

夏春:原想簡單地預測一下今年諾獎得主,但動筆後難以忘懷的求學往事就洶湧而出,這些回憶貌似與預測無關,但你看完後就會發現學術發展總是密不可分的。

諾獎得主高汀的經濟學貢獻

王軍:高汀近半個世紀研究的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急需解決的,其長期主張和呼籲,也值得社會政策制定者們認真領會。

經濟學
「少數派報告」:高汀爲何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

本力:作爲諾獎經濟學得主,高汀也曾是哈佛經濟系首位女性終身教員;其研究一度集中在性別尤其是女性歧視,凸顯其女性視角和獨特身份。

2023經濟學諾獎與女性經濟學家的崛起

夏春:高汀教授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現代職業裏,女性需要獲得比男性更長時間的教育才能取得相同的成就,但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23年經濟學諾獎花落誰家?

夏春:經濟學裏夠資格獲獎的巨人很多,精準預測實在不易。下週名單揭曉,若是熟悉的領域,我會及時做出解讀,深入瞭解經濟學各個領域的前世今生。

前美聯準主席伯南克因對銀行的研究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

他與另外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獲得該獎項,以表彰他們對銀行作用的研究。

從理論到實際:我所認識的米爾格羅姆

許成剛:米爾格羅姆因在拍賣理論方面的貢獻獲得今年的諾貝兒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是我認識近30年的朋友和師長。

2020諾貝兒經濟學獎被授予「拍賣理論」經濟學家

史丹佛大學教授米格羅姆和威爾遜在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設計方面的工作,如今在世界各地被廣泛用於分配各種資源。

經濟
書評:人,一切韌性的來源

張緣:《極端經濟》一書講述了「人」作爲經濟韌性來源的道理,同時又用各種失敗案例,告訴我們「計劃」與腐敗對強韌經濟構成的挑戰。

經濟學
專訪諾獎得主迪弗洛:主流經濟學錯在哪裏?

這位女經濟學家在貧困國家爲「小問題」試驗解決方案,探索行爲背後的驅動因素,她相信這些研究也可供富裕國家借鑑。

書評
書評:《困難時期的好經濟學》

克拉布特裏:本書進一步闡述了前沿的經濟學研究可以幫助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從幫助社區從貿易衝擊中恢復、到設定理想的移民水準。

經濟學
本屆諾貝兒經濟學獎將重振經濟學家地位

研究貧困根源和減輕貧困措施的三名經濟學家被授予諾貝兒經濟學獎,將有助於扭轉外界對於經濟學家脫離實際的印象。

經濟學
經濟學受益於其他學科

梯若爾:「理性經濟人」概念被證明非常有用,但也有其侷限性。其他社會科學促使經濟學家考慮心理、演化和歷史背景對我們行爲的影響。

經濟學
兩美國經濟學家獲諾貝兒經濟學獎

耶魯教授諾德豪斯率先將氣候變化納入長期宏觀經濟分析,而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羅莫率先指出「創意」是經濟要素之一。

諾貝兒基金會執行主任:如何處理危機

海肯斯滕上任七年來面對過多次危機,最爲嚴重的一次是在今年5月:性騷擾醜聞導致負責評選諾貝兒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公開內訌,最終決定取消2018年的頒獎。

諾獎
哈特產權理論對於中國企業改革有何啓示?

許成鋼:轉軌國家主要改革都針對國有企業,爲什麼很多不能成功?所謂企業改革,實際上就是解決和企業相關的激勵機制問題。

經濟學
塞勒獲諾獎的里程碑意義

孫滌:塞勒致力開拓的行爲經濟學顛覆著百年來學界苦心孤詣營造起來的公理系統,標誌新的詮釋範式正登堂入室。

攜程
諾貝兒經濟學獎與攜程「搭售」風波

許可:網路搭售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披露或如何披露資訊,而在於它預設了購買保險和優惠券的框架,從而限制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

經濟學
什麼是好的經濟學?

陳稻田:邊際分析的價值理論加上均衡概念,數學才能順利的進入經濟學,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科的發展。新古典經濟學的非凡成就受益於數學化,重大不足也在於數學化。

行爲經濟學的祕密

朱睿:《無畏的女孩》的出現,巧妙地營造出一個參照點,反擊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提醒人們女性領導力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理察•塞勒獲2017年諾貝兒經濟學獎

評獎委員會稱,希望表彰塞勒教授對行爲經濟學作出的貢獻,他讓這門學科從「一個邊緣且有爭議」的領域變成一個「主流領域」。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和計程車

萬喆:從科斯到哈特,經歷了經濟學理論的許多爭論與變革。當人們在確定中摸索,發現不確定纔是真正的科學。

諾貝兒經濟學獎緣何頒給契約理論專家?

霍姆斯特姆和哈特的研究並沒有說明一份好的合同應該是什麼樣的,而是幫助當事人想清楚重要的設計問題。

人物

席勒:恐懼正驅動資產市場

2013年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認爲,眼下驅動資產市場的是恐懼。他認爲,信貸危機、不平等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讓全球投資者感到擔心。

「油價下跌將顯著提振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前夕,齊聚達佛斯的知名經濟學家對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樂觀,但承認復甦仍不平衡,樂觀程度也不如一年前。

經濟學
梯若爾:經濟學的莫扎特

上海財經大學趙克鋒:很難說誰熟悉諾貝兒經濟學獎最新得主梯若爾的各種貢獻,這跟其多產和抽象有關。但以國外標準引導中國經濟學是否最優?

關於讓•梯若爾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梯若爾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他對寡頭壟斷監管理論有何重大發現?他的研究對反壟斷政策有何影響?他還有哪些卓越的研究?他獲獎的環境是什麼?本文將給出答案。

幫你賺錢的諾貝兒獎得主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分享今年諾貝兒經濟學獎的法馬和席勒合計幫我省下好幾千英鎊。儘管這兩人的理論相互排斥,但其中可能都蘊含著一些道理。

席勒也戳不破的泡沫

FT中文網編輯馮濤:諾獎得主席勒認爲中國樓市存在泡沫,但用詞謹慎,就連他也無法預測這個泡沫破裂的時間。中國樓市的特殊性,讓它成了一個堅硬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