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ai
關注
經濟運行去週期化
古堯:AI+信息技術+分佈式新能源的組合,就是協同社會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二分法」經濟分析體系,將被取代。
非洲
關注
顛覆認知的非洲,下一個機會之地?
黃凡:真實的非洲究竟是怎樣的?非洲是下一個機會之地,但並非「遍地黃金」。債務、通膨和地緣風險仍需警惕,如何從國際投資視野去探索?
經濟
關注
「瑞士奇蹟」應該給予川普的啓示
夏爾馬:既擁有強勢貨幣、也擁有強大製造業的瑞士證明,發達經濟體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憑藉質量(而非價格)獲得競爭力。
經濟
關注
官控經濟:中國市場和產權的命名及運行邏輯(下)
吳思:官控經濟第一和第二定律描述了官家集團公開和私下的行爲,造成了生產集團的真實處境,決定了經濟興衰。政治決定經濟,這就是官控經濟第三定律。
經濟
關注
萬物新生借政策東風獲強力成長
這家循環經濟專家一季度營收同比成長27.5%,創逾一年來最快增速。
關稅
關注
不能低估中美貿易談判階段性成果
沈建光:中美階段性協議緩解了「硬脫鉤」衝擊,但後續仍然有很多挑戰。雙方的經濟都需要轉型,中國推出擴大內需的政策和改革依舊「時不我待」。
市場
關注
官控經濟:中國市場和產權的命名及運行邏輯(上)
吳思:中國官家古往今來一直深度介入並管控經濟,馬克思曾用「亞細亞生產方式」描述;我想用「官控經濟」這個更一般化的概念統稱古往今來的權力經濟。
中國樓市
關注
房地產亟需破局以重振經濟
周掌櫃:目前中國房地產並非經濟能否支撐的問題,也不是尋找合理價格的問題,更不是轉型必須的代價,而是政策導向和信心的問題。
兩會
關注
展望2025:財政發力的痛點和共識
周浩:今年應是政策轉向之年,以顯著擴大財政赤字爲標誌,中央財政「加槓桿」成爲新基調。整體槓桿率大約會保持平穩,家庭資產負債表會逐步修復。
關稅
關注
中美貿易戰2.0對供應鏈的衝擊
邢予青:美國對華10%的關稅,看似低於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25%的關稅,但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的實際影響會非常大的。
經濟
關注
大同的年味
鄭志剛: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回家鄉山西大同過年。大同一改長期以來留給我的封閉保守落後的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的印象,帶給我太多的驚喜和意外。
中國經濟
關注
刺激消費管用嗎?
徐瑾:消費主力的京滬也撐不住了。刺激消費有用嗎?東亞爲什麼不喜歡消費?不同世代對經濟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輕人最爲無望。
2024年度報告
關注
2025年貨幣政策:會像2008年重拳出擊嗎?
馬天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2008年「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說法再次出現。政策的邊界、利率的最低值,會去向何處?政策會寬鬆到什麼地步?
2024年度報告
關注
2025年展望:看多港股的五大理由
沈建光:關於港股市場的許多悲觀的因素可能已經被充分定價,而投資者對可能出現的積極因素則估計不足,對2025年香港股市可以更樂觀一些。
寵物
關注
收入縮水虧損持續,多尼斯貴得沒道理
這家寵物產品生產商的股價自2月以來上漲了10 倍以上,儘管公司報告稱,截至6月的最新財年收入下降了15.6%。
人口
關注
上海生育率低於南韓,人口危機何解
徐瑾:低生育率由來已久,原因何在?比起口惠而實不至的催生聲浪,政策導向更應該改變。人多人少不是關鍵,核心在於理解人不僅僅是工具。
股市
關注
全球資本在中日股市契機中的佈局
楊方曦:中國雖可利用股市低估值及經濟復甦帶來的市場機遇,強化自身對外資的吸引力,但想要撼動日本當前的「吸金」地位,其根源仍在地緣政治問題。
人工智慧
關注
人工智慧與經濟成長
程實、張弘頊、徐婕:真正能夠實現人類勞動生產率質變的核心在於人工智慧技術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從三個層面解放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
徐瑾經濟人
關注
如何在「垃圾時間」中重啓人生
徐瑾:「垃圾時間」流行,折射了什麼社會情緒?如何有效渡過垃圾時間?經濟有周期,人生有高低,在垃圾時間中尋找自我,藉此獲得新的自由。
貨幣政策
關注
未來五年:美國貨幣政策框架如何調整?
聃丘泰:美聯準主席鮑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會議「全球經濟中的貨幣政策挑戰」提出「靈魂三問」。通膨影響多大,西方未來走向較高利率時代?
投資
關注
股市大跌前有哪些徵兆?
伍治堅: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套預警機制,提示我們避免踏入股市大跌之坑呢?有哪些關鍵指標,可以提醒我們股市可能在未來會大跌呢?
破局-2023發展與展望
關注
情緒不能用來預測經濟
伍治堅:看上去設計很完美的調查方法,對於經濟判斷和預測價值並不大,換句話說,電腦隨機模型去預測經濟發展的走向,也能獲得差不多質量的預測結果。
可口可樂
關注
可口可樂大中華和蒙古區副總裁張建弢:積極擁抱變化,培養髮展勢能
張建弢分享了他對持續創新的理解,及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處理長期可持續發展與短期業務成長的矛盾、如何帶領團隊迎接AI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經濟學
關注
爲何經濟學仍是「精英」專業?
哈福德:大多數在大學生中代表性不足的人羣在經濟學課程中的代表性更低。這個專業有太多學生來自較爲優越的社會經濟背景。
投資
關注
美國經濟放緩,亞洲市場跑贏有理可依
陳敏蘭:在美國邁入經濟週期後段的同時,亞洲地區有望迎來早週期反彈,預計亞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將跑贏發達市場約5個百分點。
中美貿易
關注
大國博弈中的中美貿易與投資合作
張鈺函:在過去幾年裏,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大國競爭加劇了,但雙邊貿易和投資並未減少。我們如何看待和解釋這種矛盾的現象?
資本主義
關注
誰爲惡人:商界高階主管與政治家的博弈
埃奇克利夫-強森:在《大謬》一書中,兩位史學家以尖銳辯證的筆觸,揭破了美國企業界從20世紀初以來如何重新界定了政府的角色。
徐瑾經濟人
關注
徐瑾書單:大國與大師
徐瑾:今年談經濟,技術細枝末節已無關緊要,一些更基本的問題橫亙在理論與現實之間,我們應迴歸經濟根本與大師經典。
數位資產
關注
展望2023:從數位幣看金融空資產
嚴家祺:比特幣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到底是什麼?全球債務數量愈大,「金融空資產」愈多,金融風暴愈大,也影響到美國的通貨膨脹。
貨幣
關注
貨幣王者如何主宰經濟
徐瑾:貨幣的問題,好像很高深,其實卻離我們也很近;一個數字與代碼,帶來無數財富的交換興替。央行不僅決定貨幣發行,也在決定經濟榮枯。
歐洲
關注
歐洲經濟:再也回不到戰前
周子衡:德國總理蕭茲旋風訪華,在歐陸乃異議之音不絕。過去一年,德國經濟現實與未來的兩大鑄石瓦解,再也回不到俄烏戰事爆發前。
經濟
關注
左翼上臺,短期難解拉美經濟困局
歐陽俊:盧拉上臺,開啓拉美左翼全面執政新篇章。左翼迴歸很大程度是拜疫情所致,對經濟短期內絕非好訊息。中國與拉美經貿合作有何變化?
經濟
關注
IMF:全球經濟前景糟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世界經濟成長率將從2022年的3.2%降至2023年的2.7%,明年將是全球經濟「至暗時刻」,全球陷入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
投資
關注
GDP成長快的國家,股市回報就會高嗎?
伍治堅:既然更快的GDP不一定導致更好的股市回報,那麼有什麼其他因素能更直接的影響股市回報呢?
中國經濟
關注
宏觀經濟:下半年的三大關注點
鍾正生:隨著海外從「滯脹」交易向「衰退」交易過渡,對市場有何影響?下半年三大問題,可能對貨幣寬鬆、經濟成長、風險偏好形成階段衝擊。
中美科技競爭
關注
中美科技競爭的輪廓
滕斌聖:當前中美經濟聯繫不斷減弱,科技競爭變成主旋律之一,通過科技自立自強構建創新體系同時,中國企業如何保持與外部的有效技術溝通,成爲關鍵。
熱門文章
1.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2.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5.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6.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7.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8.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9.
川普服務於誰?
10.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