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ai

經濟運行去週期化

古堯:AI+信息技術+分佈式新能源的組合,就是協同社會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二分法」經濟分析體系,將被取代。

一、低迷中的平穩:經濟去週期化時代來臨

無論何種經濟學思想體系,認爲經濟運行具有周期性是無差別的共識,區別只在於對經濟週期解釋框架的不同。經濟學家們都一致認爲,經濟運行是存在不同時間長度的經濟週期的,且經濟週期不可避免,不同學派和觀點間的爭論,其實是對經濟週期框架解釋和管理的觀點差異。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運行在不知不覺中已失去了週期性。就全球經濟主要經濟體的運行態勢看,中國經濟自2013年進入「底部徘徊」狀態後至今未走出韌性態勢,美國經濟2008危機後也「韌性」十足,排除新冠疫情衝擊時期,美國經濟成長也基本位於2-3%的區間窄幅運行。走出2008年危機續集「歐債危機」後,歐元區經濟運行也大幅收窄,更不用說泡沫經濟破滅後持續處於「停滯」狀態的日本經濟了;新興經濟體運行整體態勢也如西方發達經濟體,經濟運行大體表現爲低迷中的平穩。

您已閱讀15%(377字),剩餘85%(21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