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股市

全球資本在中日股市契機中的佈局

楊方曦:中國雖可利用股市低估值及經濟復甦帶來的市場機遇,強化自身對外資的吸引力,但想要撼動日本當前的「吸金」地位,其根源仍在地緣政治問題。

中國A股反彈正引起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同時,亞洲的其他市場如日本正在通過國內經濟改革吸引國際投資,推動了在長達三十年的經濟低迷中走出困境的進程。隨著這些市場的復甦,投資者們正在重新評估亞洲市場的投資機會。

2024年5月2日凌晨2點,美聯準FOMC宣佈,基準利率在5.25%~5.50%區間。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這已是2023年9月以來第六次維持不變。在隨後的記者會上,美聯準主席鮑爾表示,在降息問題上,所需要的時間將比原來預料的更加漫長,短期通膨預期上升,但未來貨幣政策加息的可能性極小。

美聯準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節奏推遲,在資本市場引起了連鎖反應。投資者們本寄希望於美聯儲的寬鬆政策,能夠帶動整個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上漲,如今希望落空,投資者對於亞洲市場的態度也開始趨於謹慎,需要拉長戰線,轉向「價值投資」的邏輯,尋找那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但時間線更長的領域。

您已閱讀14%(378字),剩餘86%(2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話語權時代

楊方曦,畢業於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商學院。現居紐約,長期從事國際公共傳播和戰略策劃的工作,擔任中美青年領袖委員會等組織的董事。本專欄關注中美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公共溝通、對外傳播、文化融合和法律合規等挑戰。通過分析中美政治、文化和經濟領域的時事新聞及政策法規,爲讀者提供關於中美企業在全球市場應對策略的深度解析。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