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股市大跌前有哪些徵兆?

伍治堅: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套預警機制,提示我們避免踏入股市大跌之坑呢?有哪些關鍵指標,可以提醒我們股市可能在未來會大跌呢?

對於廣大股民來說,最害怕的事,可能莫過於股市忽然大跌。在短短的幾個月、幾周甚至幾天內看到自己的股市財富極速縮水30%或者更多,大部分人都很難接受,這也是很多人不敢涉足股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當股市發生大跌時,對於股民新手的傷害,往往遠大於股市老司機。這是因爲,很多時候在股市發生大跌前,往往會先大漲。股市上漲的越厲害,就會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並被越來越多的各路媒體大肆報導。這種情況往往會吸引到衆多新股民加入炒股或者炒基金的行列,以圖賺到一筆快錢。由於他們是在股市上漲之後,才逐漸被吸引入市炒股,可能只賺到了前半段牛市的最後幾個月的上漲,但卻承擔了後半段熊市絕大部分的下跌損失。買在高點,割在低點,不虧纔怪。

舉例來說,2000年3月到2002年9月,美股發生大跌,標普500指數下跌38%。而在那之前的1995年1月到2000年2月,美股大漲,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高達25.8%。2007年11月到2009年2月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暴跌51%,而在那之前的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期間,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高達15.5%。類似的情況在最近3年再次發生: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間,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高達26.1%,但是到了2022年,標普500指數在短短的9個月內下跌了23.9%。

您已閱讀22%(561字),剩餘78%(19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