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準備金率與中國房價

中國又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能否抑制房價?不一定。事實上,每一次上調都會有悖常理地刺激房地產市場,因爲它意味著官方在發出保證——利率不會大幅上調。

中國最近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會抑制房價嗎?不一定。中國每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都會有悖常理地刺激房地產市場。

若想究其原因,就要退後幾步看。在過去,中國央行(PBoC)通過發行沖銷式票據,來吸收因爲干預匯率而產生的流動性。但自2008年起,隨著央行爲這些債券支付的利息開始超過從所持資產——主要是美國國債——上獲得的收益,這種做法的成本已經十分高昂。因此,中國央行開始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留存更多的銀行存款:上週五準備金率上調至19%,爲去年1月份以來的第七次上調。就其本身而言,這種策略十分成功。據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表示,中國自2004年以來由於干預外匯而產生的流動性,一直密切追隨通過發行票據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被吸收的流動性。

但想一想這對潛在購房人的影響吧。如果銀行信貸的成長主要是通過調控貸款額度來管理,而非貸款成本,那麼存款準備金率的每一次上調,都意味著官方在發出保證:利率不會大幅上調。換言之就是,沒錯,你可以負擔得起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抵押貸款。

您已閱讀62%(439字),剩餘38%(2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