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

Lex:豪宅氣數已盡?

世界最高價公寓的買賣變成泡影。從莫斯科到上海,高階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裂痕。在這個貪婪已經成爲罪惡的世界裏,很難看出對豪華住宅的需求會蓬勃發展。

當世界最高價公寓的買賣變成泡影時,你就知道,高階房地產市場出現了裂痕。裂痕確實存在。在香港那套5700萬美元的房子買賣告吹之前,莫斯科的豪華住宅開發商就已經在大幅降價了,而在上海,樓市泡沫也發出了響亮的破裂聲。紐約房市交易量僅爲頂峯水準的一半左右。就連超級富翁的避稅港摩納哥也不再是買家的天堂:銷量比去年減少了40%,避稅者寧願租房而不願買房。

很難看出對豪華住宅的需求會蓬勃發展。在這個世界,貪婪是一種罪惡:銀行家的獎金和高階主管的薪酬正受到抨擊。上世紀80年代「貪婪至上」哲學的化身高登•蓋科(Gordon Gekko)仍身陷牢獄,直到今年9月《華爾街2》(Wall Street2)上映時才能刑滿出獄。在倫敦,豪宅價格僅比2008年3月的峯值略低幾個百分點,而且今年有兩處售價超過5000萬英鎊的貝兒格拉維亞區(Belgravia)高檔住宅易手,但拯救者是海外資金。在英鎊疲軟和價格打折的刺激下,價值超過500萬英鎊的住宅有半數以上都被海外買家購得。隨著這些因素逐漸消失,俄羅斯和中東的買家可能就不那麼願意把資金拴死在英國了——他們在本國市場也面臨問題。

然而,我們也不是沒有理由保持樂觀。目前供給和價格同步陷入低迷,而且在高階住宅市場的供給存在結構性的侷限。曼哈頓城區舊宅的數量是有限的,可遠觀香港港口全景的新豪華公寓也爲數不多。此外,通膨的幽靈正在徘徊,而房地產是一個理想的投資保值選擇;因此纔有了香港房市的天價。至少在房地產行業,高階市場的光景總要好過低端市場。

您已閱讀94%(633字),剩餘6%(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