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行業現衰退加劇跡象
數據顯示中國3月房地產市場尚未恢復正常,甚至可能還在惡化。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重振疫情之後的經濟成長。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可能推出什麼樣的刺激政策?
中國政府不太可能推出像以前那樣的大規模刺激方案,也更能容忍經濟放緩,但它仍可以在幾個方面將刺激加碼。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啓動財政刺激措施應對增速放緩
地方政府在一季度發債1.2兆元人民幣,大部分資金用於基建項目。政府還推出了聚焦於民營企業的2兆元人民幣減稅措施。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房價反彈引發經濟復甦預期
3月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平均上漲10.6%,是自2017年4月以來最快漲幅,也是中國經濟反彈的最新跡象。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競相舉債
今年頭兩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競相重返美元債券市場,發債量達到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引發人們對槓桿上升的不安。
中國樓市
關注
中國商業地產投資前景
中國人口成長高峯期已過,相比住宅,商業地產市場化程度更高,這意味著一二線城市優質商業地產具備較高投資價值,中長期也不存在絕對供應過剩問題。
房地產
關注
中國應對重拾「房地產依賴」說不
蔡浩:在經濟下行週期,中國應果斷對房地產依賴說不,打消市場預期,避免新一輪房價暴漲。當然房地產政策只是術,是標,體制改革纔是道,是本。
數據新聞
關注
信貸收緊限制中國房產市場發展
僅管房價上升,FT《投資參考》的一月份中國房地產指數卻再次下跌。信貸環境收緊預計在2018年會繼續擠壓房產市場。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屋庫存創4年新低
10月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同比減少10.1%,商品房庫存已連續27個月下降,預示建築活動有望支撐明年經濟成長。
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稅爲何「呼之不出」?
中國近幾年內開徵房地產稅的可能性很小。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爲87%,這個龐大的羣體反對徵收房地產稅。
中國樓市
關注
上海放寬「商住兩用」房規定
在針對「商住兩用」房新限制的抗議活動後,上海市政府做出部分政策讓步,試圖化解民衆對樓市降溫政策的憤怒。
房價
關注
中國房價泡沫收場的N種姿勢
劉勝軍:十九大後,中國房價將迎來歷史性拐點。政府勢必採取措施緩衝房價下跌,但其託市能力和意願都在減弱。
恆大
關注
恆大積極回購股票引發操縱擔憂
中國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在過去四周回購4.9%股票,而股價漲幅達40%,這引發了該集團可能在操縱市場的擔憂。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佳兆業恢復常態的玄機
停牌兩年後,中國第一家海外債券違約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股票在復牌首日飆升85%。這一奇蹟般的復興似乎說明兩件事。
智慧城市羣
關注
雄安新區突顯中國城鎮化雄心
中國政府設立雄安新區的規劃,讓地處河北省的相關地區成爲焦點,也讓外界得以一瞥中國迅猛的城市開發進程。
恆大
關注
恆大宣佈去槓桿化計劃
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稱,今年將償還總額1130億元人民幣永久債券中的一半,但有分析師對恆大此舉表示質疑。
中國房地產企業
關注
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負債嚴重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正面臨資金緊張,它們正進入3年來首次低迷。一些機構預測,今年房價將出現一位數下跌。
財富管理
關注
博鰲之辯:中國樓市泡沫會破嗎?
原中國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認爲,十五年內一線城市均價不會下行。齊魯資管李迅雷則表示,2020年左右全國房價會普跌,之後該漲的還會漲回來。
財富管理
關注
新興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新興市場製造業產出、投資、企業盈利、出口都有回升,似乎再次崛起。此輪反彈能否持續關鍵在於中國樓市。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創兩年最快
今年頭兩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成長8.9%,表明國內投資者再次渴望將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政府樓市調控政策遏制房價上漲
1月份中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基本持平,深圳、上海房價環比甚至略微下降,表明調控政策已見成效。
2017全球展望
關注
中國房地產市場回顧與展望
池光勝:今年上半年,熱點城市大機率仍將維持高壓態勢,三四線城市可能出臺專門的「因城因地」去庫存政策。
2016年度報告
關注
2017年中國經濟十大預測
劉海影:我認爲,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經濟有望迎來經濟小陽春。但是,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加入這一隊列?
財富管理
關注
樓市新一輪調控釋放什麼信號?
陳杰:這輪調控堅持四五個月,熱點城市房價就可能出現大面積鬆動;只要基本面沒有根本性惡化,樓市大崩盤可能性不大。
中國樓市
關注
南京規定開發商買地須用自有資金
開發商被禁止利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進行投標,突顯中國地方政府樓市調控焦點正轉向房地產公司及資金來源。
樓市之惑
關注
「樓市之惑」系列報導之三:中國房改「靈魂」去哪兒了?
沈曉傑:九八房改後,政府雖然卸掉福利分房的巨大財政包袱,但其更有責任擔當起讓居民買得起房的國家義務。
中國房地產
關注
樓市巨影下中國政府陷入兩難窘境
儘管各方都對樓市泡沫感到擔憂,但一些分析師認爲,中國政府可能不會冒著經濟成長下滑的風險來冷卻房地產熱。
中國經濟
關注
後G20時代的中國使命和挑戰
沈建光:中國在引領成長、落實積極財政方面起了示範作用;防範房地產過熱以及槓桿率上升成爲首要任務。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樓市「牛」繼續瘋跑?
桑曉霓:儘管有些分析師不看好中國內地房地產前景,但在中國,悲觀者往往是錯的,流動性在繼續推高樓市。
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地產調控必須祭出重拳
蘇培科:爲了避免房價失控在中國帶來社會災難,在房地產市場深度反腐和建立中國不動產大資料庫迫在眉睫。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住建部點贊上海逮捕「造謠」中介
先前警方逮捕7名房地產經紀人,因他們「故意」傳播謠言牟利,這些謠言推高房價和銷量,還引發一波離婚潮。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零售物業面臨嚴峻前景」
SOHO中國CEO張欣表示,供過於求和電子商務快速成長打擊了中國的購物中心,但辦公室空間的需求相對更有彈性。
中國房地產
關注
土地使用權到期引發中國居民產權焦慮
土地使用年限
關注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最近,溫州市因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一事引發爭議。如果對土地使用權高價續期,對於中國中產收入階層,對於政府,對於法治信用,都將是不利的。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土地出讓收入去年下滑21.6%
中國房地產
關注
中國房企面臨多重風險
FT桑曉霓:中國的地產公司要面對各種風險。許多房企發行了美元債,在人民幣走低時,這不是好事;此外,公司也可能因被調查或高階主管失蹤而破產。
熱門文章
1.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2.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5.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6.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7.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8.
川普服務於誰?
9.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10.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