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羣

用發電地磚照亮智慧城市

一次在高峯時間穿行倫敦維多利亞車站的經歷,讓肯博爾-庫克萌生了通過收集人們行走產生的能量來發電的主意。

走入歐洲最大的數據可視化實驗室

在倫敦倫敦帝國學院一間實驗室,一個地球的影像在一排高畫質大螢幕上轉動著。這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大型可視化顯示平臺之一。

建築大師對未來摩天大樓的宏偉抱負

人們的摩天大樓之夢似乎無法打消,那麼它是怎麼變化的呢?科技、氣候、安全和能源等問題又是如何影響它的?

UberElevate能起飛嗎?

巴特勒:雖然聽上去很怪誕,但UberElevate旨在開發垂直起降的電動車,這些飛行車將把人從郊外機場送到市中心。

被ATM改變的世界

50年前,自動提款機問世。這項發明不僅開創了「全天候在線」文化,還重塑了我們與現金、信用和風險的關係。

「邊行駛邊充電」會是電動汽車的未來嗎?

高通最新發布的無線充電技術,能幫助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完成充電。但隨即有聲音質疑:這個構想「跑偏了」。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融入城市交通?

在倫敦葛林威治半島進行的Pod車試驗,試圖探索一個根本性問題:自動駕駛車輛能否適應真實的城市街道?

阿里巴巴如何到美國搞「淘寶村」?

劉裘蒂:作爲中國境外最大型的活動,阿里巴巴最近在美國底特律舉辦的「門戶2017」大會,的確讓我感到震撼。

如何逾越城鄉鴻溝?

盧斯:都市與偏遠地區間的鴻溝在世界各地都很明顯。雖然「城市化知識階層」認同自由主義價值觀,但他們的成功滋生了新的隔離。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真正原因

熊焰:川普退出《巴黎協定》,既是爲能源集團打破緊箍咒,緩解美國製造業頹勢,也有利於川普與共和黨內保守派搞好關係。

小城市纔是明日之城

庫柏:本土出生的美國人正在離開大城市,「搬到人口在50萬到100萬之間的小城市」。最受青睞的是一些大學城。

甘心離開倫敦的年輕專業人士

幾十年來,英格蘭其它城市的年輕專業人士心裏只有一個目的地:倫敦。這種單向流動如今已變成了雙向流動。

未來在於城市而非國家

沃爾夫:現在是城市時代。當所在國家變得內向時,本身開放、外向、多樣化的城市應該做出回應,承擔對未來的責任。

智慧建築或爲駭客大開方便之門

配備大量聯網設備、依靠網路控制的智慧建築容易成爲駭客的目標,安全漏洞使駭客能夠輕易取得控制權。

治理大城市病不能以新「城市病」爲藥方

徐立凡:一些城市對大城市病的治理,也導致感染新城市病的新生危險出現:即以機會平等的退化爲代價換取城市的空間優化。

智慧能源在中國何時踏上「快車道」?

胡森林、周浩瑋:智慧城市建設核心是智慧能源,如何正確理解智慧能源?中國在這場能源革命中將面臨何種機遇與挑戰?

人工智慧與管理變革

特雷弗:各行各業的工作都正在被技術革新所顛覆,而我們所採用的20世紀企業管理方法還沒有進行變革以切合21世紀的現實。

器物與制度,新加坡的網約車政策

劉遠舉:新加坡沒有限制網約車數量,用市場與科技手段調節行駛量,網約車、計程車、私家車、公務車的法律地位平等。

智慧城市建設應面向新科技革命

王元豐:智慧城市建設該怎樣應對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改變和挑戰?又該怎樣支持新科技革命的發展?

中國城市戰略的五大迷局

羅天昊:不同的產業選擇,導致最終的城市格局迥異。一個城市到底適合哪種產業,有很多先決條件。

城市羣的智慧發展藍圖

智慧城市羣的目標是爲了彌補城鎮化發展所暴露的短板,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而西門子在智慧基礎設施領域所具有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將有助於中國發展智慧城市羣。

中國走向全球氣候治理的「舞臺中心」

在川普政府遲遲未對巴黎氣候協定表明立場之際,中國釋放明確信號:將繼續執行甚至超額完成減排目標。

雄安新區能從美國三角研究園學什麼?

西蒙:與美國三角研究園類似,雄安新區也是先有規劃藍圖再試圖落實,也是起點較低,追求實現「後發優勢」。

FT社評:會飛的汽車離普通人還很遠

大約有40家公司在研發飛天車,但即便能夠投入使用,在一段時期內,飛天車可能也與直升機一樣,只專屬於超富人羣。

共享汽車能否在中國崛起?

劉曠:起源於歐美的共享汽車,進入到中國市場後,在解決用戶出現痛點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中國氣候外交轉身悄然撬動世界秩序

李碩:中國的一舉一動不僅對未來氣候進程的走向舉足輕重,同時還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世界審視中國的方式。

手機
爲蘋果承諾改變「失控的創新」點贊

王元豐:蘋果成爲第一家承諾使用100%回收物料的智慧型手機公司,這是讓創新不至於走向失控,變成無節制的競賽。

從城市經濟學的視角看雄安計劃

盛洪:「北京過大」是政府直接配置資源的後果,真正的解決之道是讓市場起決定作用,不是建設一個更大的北京。

楊凱昔日的夢想

楊凱成爲遼寧首富後,形容輝山乳業是一座「夢工廠」。其實在股價崩盤前,一些廢棄項目就透露出了楊凱身上的壓力。

雄安新區如何延續深圳、浦東奇蹟?

劉勝軍:雄安新區目前還是一張白紙,只要從改革之處落筆,發揮當年深圳、浦東那樣的改革效應,美好未來可期。

雄安新區突顯中國城鎮化雄心

中國政府設立雄安新區的規劃,讓地處河北省的相關地區成爲焦點,也讓外界得以一瞥中國迅猛的城市開發進程。

雄安新區:不應只看到飛漲的房價

竇文宇:雄安新區除了飛漲的房價,還預示著,中國行業中心的地域分佈開啓了從高度集中向多元分散的漸變過程。

當家鄉變成「首都副中心」:一名安新人的獨白

我的家鄉安新縣恰好位於「雄安新區」規劃範圍內。看著朋友圈裏快速傳播的各種小道訊息,其實我們本地人知道,炒房的機會早已不存在。

雄安新區能給北中國帶來一場化學反應嗎?

黎巖:雄安新區的核心要義將是在那裏建設出一個以新移民建設力量爲主、以高階和發展態勢產業爲先的經濟活力帶。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成「保險科技」熱點

在保險科技領域,從事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業務的新創企業去年在吸引新投資方面最成功,保險公司對相關技術寄予厚望。

霧霾
北京:一座全部實現乾淨能源發電的城市?

官媒稱北京已成爲中國首個乾淨能源發電城市,但實際上北京市70%電力由外埠供應,其用電量的逾60%仍來自燃煤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