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近期經濟數據,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7.6%,大超預期和前值的6.5%;1-6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爲8.6%,略超預期的8.5%;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1%,創2016年以來新高;受此影響,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高達6.9%,超過預期的6.8%。如同3月亮眼的經濟數據帶動一季度GDP超預期一樣,二季度經濟同樣受益於6月經濟數據的強勁表現。究其原因,這是政府的逆週期調節政策所致,而所用工具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和邊際轉好的房地產政策推動。
實際上,如果從宏觀經濟的領先指數來看,6月閃亮的經濟數據也在情理之中。6月末、7月初公佈的中國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雙雙大超預期,前者達到51.7%,爲今年以來次高,預期和前值分別爲51%和51.2%,後者達到50.4%,預期和前值分別爲49.8%和49.6%,不僅重返景氣線以上,更是三個月高位。從分項上來看,兩個指數的生產、新訂單、出口、進口、價格和就業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對應了後續公佈的表現優異的6月經濟數據,包括進出口、PPI、工業增加值、零售和GDP等。值得注意的是兩個領先指數對應的成品庫存分項,分別逆勢下降-0.7%和-0.4%,加上價格分項指數的止降回升,這表明6月經濟內外需的反彈也是出乎生產廠家的預料的,庫存週期由先前幾已確立的被動補庫存階段逆勢出現了被動去庫存的情形。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6月內外需普遍超出市場預期?
您已閱讀26%(625字),剩餘74%(18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