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民主黨參議員沃倫要求私募基金披露爲減稅而進行的遊說

美國總統川普正推動參議院在本週批准其「大而美」支出法案。

美國國會考慮爲私人信貸投資者減稅數十億美元

該方案將加大美國的債務負擔並削減針對貧困人口的援助計劃。

英國財政大臣將宣佈7250億英鎊的十年基建計劃

里夫斯優先考慮的是加快實施能迅速看見成果的項目,首先將啓動一項修復老舊橋樑、立交橋和隧道的新計劃。

經濟擔憂加劇,印尼推出15億美元刺激措施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了對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的擔憂。

德國總理默茨擬推460億歐元企業減稅方案以振興經濟

在面臨美國關稅威脅之際,德國財政部長將公佈一攬子措施,以提振企業投資。

馬斯克猛批川普的「大而美」稅收法案

馬斯克稱該法案「破壞」了他的政府成本削減團隊所做的工作。

移民
川普的3.5%匯款稅將打擊「極度貧困人羣」

專家們指出,該稅不會在宏觀層面產生顯著影響,其真正目的似乎是使無證移民在美國的日子更加難過。

美國衆議院通過川普「大而美」稅收法案

衆議院以一票之差通過這項龐大法案,其內容包括大幅削減稅收、減少社會支出和增加聯邦債務。該法案現在將提交參議院審議。

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美國總統已將其第二任期議程押注於龐大的稅收和支出立法。

FT社評:川普的法案很大,但並不美

美國總統的財政計劃加深了人們對美國公共財政的擔憂。

貿易
《廣場協議》真的起作用了嗎?

克拉里達:《廣場協議》和《羅浮宮協議》被廣泛認爲實現了美元貶值和貿易赤字縮小的目標。然而,這種看法其實是一個神話。

專家警告英國財相未來可能還是需要增稅

里夫斯在春季預算中大幅削減福利支出,同時「腰斬」經濟成長預測。

生產率疲軟疊加川普關稅:里夫斯難破赤字困局

官方預測顯示,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的計劃很容易陷入困境。

中國考慮將服務業納入補貼計劃以刺激消費

知情人士稱,如果2025年上半年消費不如預期強勁,服務業「極有可能」被納入以舊換新計劃,以刺激文體旅等領域的服務消費。

德國議會批准候任總理默茨的1兆歐元支出計劃

候任總理利用即將離任的聯邦議院放鬆債務剎車,釋放對國防和基礎設施的投資。

德國綠黨誓言阻止默茨的旗艦支出計劃

綠黨官員稱,該黨將否決默茨提出的5000億歐元基礎設施基金計劃,以及爲了給國防支出籌措資金而對舉債規則做出的調整。

兩會之後,經濟如何走?

徐瑾:這一年兩會,有什麼重點值得關注?什麼趨勢可以把握?內外壓力之下,中產財富縮水不少,從去年的政策轉向以來,經濟的底氣似乎正在回升。

默茨「不計代價」的支出努力有望結束德國多年的成長停滯

柏林圍牆倒塌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可能助推歐洲最大經濟體恢復疫情前的成長趨勢。

美國政府考慮出售FBI和司法部總部大樓

管理美國聯邦大樓的美國總務管理局擬出售逾8000萬平方英尺的「非核心資產」。

全球政府借貸將達到創紀錄的12.3兆美元

標普預測,債券發行量的增加將使長期債務存量達到76.9兆美元。

關稅與美國的「雙降」:一個可能的後果(下)

陳稻田:美國的關稅可能帶來貿易逆差的降低和財政赤字的降低。哪怕是帶來某種心理安慰,政治上的支持就會較強。

香港考慮將籃球博彩合法化以增加財政收入

香港表示將考慮籃球博彩合法化,並宣佈大規模削減政府職位,以應對長達數年的預算缺口。

美衆議院通過預算決議,削減數萬億美元稅收和支出

獨立分析人士表示,該法案將導致美國政府赤字大幅增加。

中國政府惠民服務支出較低

世行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在個人消費(醫療和社會保障等直接惠及公民的服務)上的支出僅佔GDP的6%,低於巴西和俄羅斯等其他金磚國家。

歐盟
歐盟計劃徹底改革預算,將更多權力交給成員國政府

根據披露的檔案,歐盟的50個支出計劃將合併爲3個基金。

印尼推出緊縮令尋求節省190億美元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尋求從預算中騰出現金,用於資助免費學校午餐和其他承諾。

金邊債券投資者警告英國財政大臣可能需要增稅

英國借貸成本升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後,財政大臣里夫斯試圖安撫債券市場。

精準「經濟緩釋」優於簡單「經濟刺激」——詳解本輪增量政策的特徵、效果與政策空間

張林:當前增量政策的最突出特徵是「精準」而不是「刺激」,這是政策效果在短期內得以發揮的重要原因,也決定了政策效果具有較強可持續性。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政策取向和變化

葉勝舟:「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清晰表明2025年財政、貨幣政策的救市力度明顯強於2024年。

債務
國際結算銀行就政府債務水準發出警告

該行首席經濟學家博里奧表示,如果政府等待投資者恐慌再行動,那將「爲時已晚」。

德國工會領導人敦促政府取消債務上限以保護經濟

IG Metall主席本納表示,德國應效仿美國和中國,大力支持本國工業,這意味著借款上限必須取消。

德國央行行長呼籲政府放鬆「債務剎車」

納格爾敦促柏林方面放寬這一寫入憲法的規則,以解決國防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

默克爾呼籲德國放鬆債務「剎車」

這位前總理在回憶錄中支持改革她自己在憲法中引入的借款上限。

2025年中國經濟展望:中國經濟「加速度」

程實、徐婕:在全球經濟複雜的「熱啓動」背景下,政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將助力中國經濟實現新突破,展現強勁發展活力與無限潛力。

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爲何押注於地方政府?

面對貿易緊張局勢和川普全面加徵新關稅的威脅,中國當局公佈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財政刺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