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觀點:成長動能轉換,低通膨是主線
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長勢頭穩健。一季度GDP成長5.4%略超市場預期,4至5月中國經濟抗住了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擾動,生產穩定的同時需求也有所改善,上半年或同比成長5.3%左右。上半年,消費和出口的成長貢獻率合計或超過80%,其中出口的成長貢獻率或超過30%。但是,上半年名義GDP增速或仍爲4.4%左右,相較實際GDP增速會低1個百分點左右,這也意味著GDP平減指數將會連續第8次出現負值。低名義GDP規模與低通膨水準是相互對應的,在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期間,偏低的PPI、CPI,以及偏低的資產價格與資金價格是突出特徵,也是制約經濟成長中樞上調的重要堵點。
展望2025年下半年,在低通膨的主線下,下半年GDP累計同比或略放緩至5%左右。同時,供需矛盾的緩解、新動能的擴張以及舊動能下行的觸底,皆有可能打破當前的低通膨狀態,因此價格水準依然是觀察中國經濟運行的重要變數,宏觀經濟政策也應重點着眼於爲各類價格水準回升創造條件,避免宏觀經濟運行陷入「低通膨」陷阱。
您已閱讀6%(457字),剩餘94%(73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