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付費訂戶專享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聯邦快遞從中國到美國的貨運量「急劇惡化」

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打擊了該公司最賺錢航線上的消費者貨運需求。該公司預計中美兩國間的貿易將繼續受到「壓力」。

華東師大教授馬奧尼:中美高等教育現狀的差異

馬奧尼認爲,從1980年代起許多美國大學採用的「高等教育商業模式」帶來諸多弊病,中國高等教育還有需改進之處,但已取得關鍵突破。

每週時事分析:中美倫敦磋商體現兩國相互遏制

曹辛:中美在雙方相互戰略遏制對方的背景下,實際上已經進入通過相互制約對方以實現各自發展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可能即將進入常態化。

最新更新

美中兩國達成恢復貿易休戰的框架協議

美中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休戰共識一度搖搖欲墜,雙方代表團在倫敦進行的第二輪會談達成了一項協議框架。

美國官員稱與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告訴記者,美中雙方代表花了很多時間討論。

川普考慮放鬆對華晶片出口管制

白宮高級官員表示,預計美中談判代表將達成協議,美方放鬆對華晶片出口管制,而中方加快稀土出口。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美元首通話與李在明的外交走向

曹辛:中美經貿磨合的艱難,問題遠不是一次元首通話可以解決的。就李在明政府已知的未來外交走向而言,恐怕中國的配合將至關重要。

蘋果與阿里巴巴在華AI合作受阻於貿易戰

知情人士稱,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兩家科技巨擘在中國合作推出AI服務的申請被監管機構擱置。

川普稱極難與中國領導人達成協議

美國稱中國違背了上月在日內瓦簽署的貿易休戰協議,中國則指責美國「嚴重破壞」日內瓦共識。

小米等中國科技公司受美國EDA禁令打擊最大

業內人士稱,美國的最新出口限制可能禁止中國公司獲得設計工具的更新,導致其自主設計的晶片在臺灣的生產難以爲繼。

柬埔寨作爲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地位是否生變?

王英良:柬埔寨面臨的選擇,並不取決於未來中美間如何爭鬥,而是自身是否能堅定地走出出口幻覺,構建本土產業鏈和國際競爭優勢價值。

川普命令美國EDA企業停止對華銷售

川普政府已通知美國半導體設計EDA軟體企業,不要再向中國企業提供服務,這是美國政府試圖阻止中國發展先進晶片的最新舉措。

中美之間,沒那麼容易判斷輸贏

萬喆:中美之間的這場較量並未真正終結,而是走向了一個更加深沉、更加戰略性的階段。這不是一個開始的結束,也不是一個結束的開始,而是一場全球秩序重塑中的深水迴響。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徵歐盟稅與北韓海軍大事故

曹辛:對歐盟徵收高關稅可能是川普的威脅,但無論如何,歐盟想實現他們和美國零關稅的談判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東南亞國家被迫在中美貿易戰中選邊站

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扎夫魯•阿齊茲對FT表示,中國正在密切關注馬來西亞給美國的待遇,並要求同樣的待遇。新加坡官員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一場地緣政治衝突也許終將在礦產領域上演

貝蒂:以往關於礦產緊缺的很多次警告都像是在喊狼來了,但中國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是迄今爲止最令人擔憂的。

中國強調製造業「自立自強」戰略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暫時緩和之際,中國繼續強調製造業的戰略重要性。

歐盟反制美國關稅戰的武器:反壟斷調查和數字服務稅

袁傑:爲了反制美國關稅戰,歐盟除制定反制商品清單外,還可採取對美國科技巨擘進行反壟斷調查或向其徵收數字服務稅等措施。

中美貿易協議難改「圈層」格局

陳稻田:針對4月份以來的貿易戰升級狀況,5月中國獲得了一個不錯的條件。但放在更大視野下,中國對美貿易條件仍然不容樂觀。誰能左右川普?

在中美貿易戰餘波中,保護巴西森林

杜奇亞德:中美貿易爭端推高了巴西農業企業擴大對華出口的預期,但環境保護人士則擔心,巴西森林地區或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越南面臨美國封堵中國商品出口「後門」壓力

中國對東南亞出口上月躍升逾20%,抵消了美中貿易的暴跌,並給川普政府留下話柄,後者指責該地區國家幫助中國製造商規避懲罰性關稅。

玩具製造商偉易達將把生產轉出中國

儘管關稅暫緩,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製造商仍將推進供應鏈重構計劃,並警告說關稅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將最終爲玩具支付更高的價格。

美股突然反彈讓大型投資者措手不及

在中美同意暫時互降關稅之前,基金經理們一直在爲美國經濟衰退做準備,押注美元和美股走弱。

每週時事分析:中美關稅戰剛走完第一回合

曹辛:就川普的秉性和行事風格來看,這只是中美關稅戰剛剛走完第一回合,是本次關稅戰的休戰和另一次關稅戰的開始。

中美貿易休戰讓出口商「震驚又欣喜」

週一中美宣佈關稅下調的訊息後,從中國出口商品的企業鬆了一口氣,但他們也擔心該協議僅帶來短暫喘息之機。

美商務部:在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晶片都違反美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的指導意見旨在加強對中國用於製造人工智慧處理器的技術的出口管制。

中美貿易戰將如何影響中企餐飲出海?

餐飲業研究者高尉珂、杜永佳表示,關稅的暫時下調爲中餐企業的供應鏈帶來了緩解,但企業仍需保持警惕,繼續推進供應鏈多元化和本地化生產。

FT社評:美中關稅戰「休兵」難言穩固

美中貿易戰宣告暫時休戰三個月,這無疑令全球經濟鬆了一口氣。但圍繞貿易戰的變數仍未消除,也不應該太樂觀。

中美打破貿易僵局,誰先「慫了」?

儘管先前雙方都放話稱已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但這次停戰的達成比外界預期的要快。

克什米爾的砲聲在日內瓦迴響

王鵬:中美貿易戰緩和,克什米爾空戰所起作用不容忽視。美國在考慮對華貿易政策時不得不將中國在軍事和地緣政治領域展現出的實力納入考量。

中美日內瓦關稅談判的十個看點

葉勝舟:真刀真槍的談判還未開始,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雙方都受不了經貿「硬脫鉤」,不得不虛與委蛇,不斷試探對方底線,在矛盾中前行。

美國宣佈中美貿易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是兩國可能緩和貿易戰的第一個跡象。這場貿易戰擾亂了金融市場,並引發了對全球供應鏈的擔憂。

國際貿易和美國經濟能夠承受川普關稅衝擊

貝蒂:只有川普採取「不惜一切代價」的政策,限制所有進口,纔有可能對國際貿易和美國經濟造成嚴重的永久性損害。

走在世界新秩序的路上——全球政治亂象

何越:美國二戰後建立的秩序正在瓦解,回顧過去幾十年的和平,的確是「失去方知珍貴」的惆悵,與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關稅風波正在使得外貿複雜化

李瀚明:高關稅使得貿易管道愈發複雜,讓灰色甚至黑色的清關管道一下子具有吸引力起來。這使得外貿越來越接近於黑市而難以爲公衆捉摸。

中國出口商低報輸美商品價值以規避關稅

需要出口商支付關稅的「完稅後交貨」方式使中國供應商能夠大幅降低關稅成本,因爲他們可以低報所發運商品的價值。

美中貿易戰或將影響中國商飛C919

C919的關鍵零組件嚴重依賴美國供應商,因此美中貿易戰可能威脅到其增產計劃,甚至影響到在役客機的維護。

玩具製造商美泰因關稅影響暫停發佈業績指引

這家芭比娃娃製造商警告稱,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價格,它將加快把生產線從中國轉出。

中美貿易爭端難覓「速效藥」

陳艾亞:達成協議或許能降低現在高到離譜的關稅水準,但即便如此,關稅可能仍會明顯高於年初時的水準。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堅持其經濟和政治目標

曹辛:中美雙方態度有所鬆動,雙方海關在實際徵稅中也開始非常靈活,但沒有證據證明中美關稅戰的緩和意味著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讓步。

爲什麼美國會輸給中國

沃爾夫:面對中國這樣巨大、有能力且有決心的大國,美國正在丟棄它維持世界地位所需的所有有利條件。

美國關稅影響顯現,中國製造業活動收縮

4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爲49,是2023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準。該指標在2月和3月均處於擴張狀態。

中國宣傳影片稱美國爲「小船孤蓬」

中國外交部在社群媒體上發佈系列影片,將中國描繪成自由貿易的捍衛者,而美國「扇盟友耳光,割世界韭菜,拉各國墊背」。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川普關稅戰已難堅持

曹辛:中美兩國都需要坐下來商談關稅一事,但因爲追求平等或面子的政治因素,使得處理此事現在還需等待,這也需要雙方創造時機。

貿易平衡會使美國不再偉大

盛洪:川普若是執意追求「貿易平衡」,他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不會是一位使美國再次偉大的總統,而是一個使美國不再偉大的總統。

中國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給予關稅豁免

一些跡象似乎表明,雙方都在採取努力減緩一場山雨欲來的貿易戰所將造成的嚴重衝擊。

關鍵礦產如何成爲美中貿易戰的引爆點

美中對峙可能會削弱構建複雜而脆弱的關鍵礦產全球供應鏈的多年努力,並突顯西方在擺脫中國主宰地位方面遇到的挑戰。

美訊CEO Chris Pereira:關稅戰背景下,中國企業如何走向「新出海」?

Pereira表示,當前的「風險」是中國企業在走向成熟、走向更高階段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挑戰。這不是誰「針對你」,而是「你正在長大」。

對中美關稅戰的思考:底層邏輯、強弱對比和前景展望

成朝庭: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戰是一場複雜而兇險的鬥爭。中美兩強之間,很難說誰是最終贏家。但可以確定的是,雙方老百姓都是輸家。

受關稅影響,中國工廠放緩生產

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使得從牛仔褲到家用電器等產品的訂單驟減,中國的工廠開始放緩生產,並讓部分工人暫時休假。

美財政部長否認美國將單方面緩和中美貿易緊張

先前稱中美貿易戰不可持續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中美貿易戰的任何降級必須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