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美國西海岸的港口被認爲是全球化的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弱點所在,它們的集裝箱碼頭和鐵路線因所謂的疫情後價值網路紊亂而擁堵不堪。如今,情況正好相反——隨著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在來自中國的貨船的航行時間表上打出空洞,港口正變得空蕩蕩。老實說,讓一些人滿意是不可能的。
那時港口擁堵實際上反映了商品供應在封鎖結束後通過傳統管道迅速恢復,而不是出現任何結構性問題。一旦每個人都買了他們的第一輛電動自行車,並在他們的後院堆滿了新的花園傢俱,港口(以及經濟,或多或少)就恢復了正常。現在,如果美國總統緩和他對中國的關稅戰,或者如果價值網路找到通過第三國對中國商品進行「漂洗」出口到美國的方法,港口也會再次繁忙起來。只有川普決心繼續加大保護措施以阻止進口,貿易和經濟纔會無法復甦。
從中期來看,無論他做什麼,情況都會相當糟糕。按照川普新發現的清教主義,美國人要面對空空如也的貨架,兒童要遭受娃娃配給制度,那將是可怕的景象,而由於中國原材料短缺而倒閉的小企業,可能會導致川普令人難以置信地說他完全可以接受的經濟衰退。物流公司Flexport的瑞安•彼得森(Ryan Petersen)在疫情後的擁堵期間已經成爲貨運行業的代言人,他表示,對他的小企業客戶來說,關稅是一場「小行星消滅恐龍事件」。
您已閱讀34%(554字),剩餘66%(10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