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政治

面上減稅,背地搞錢——「美麗大法案」解析

李瀚明:法案中的幾個政策本質上都是對沒有投票權等政治權利,收入又相對較高的移民羣體施加壓力,意圖從他們身上榨取錢財、填補赤字。

共和黨人在上週五刊出了一篇新法案——「美麗大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並在18號晚上擦邊通過了預算委員會審查,進入了衆院表決階段。整篇法案單是「核心要點解讀」(https://waysandmeans.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5/05/The-One-Big-Beautiful-Bill-Section-by-Section.pdf)就長達47頁紙,實在是連篇累牘,讀完令人倍感疲憊。

在我看來,法案最重要的,無非是最後一段113001——允許政府提高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現在美國的債務上限是2025年1月2日修訂的36.1兆美元,按法案7月通過來算,半年就增加4兆美元,著實是一個非常狠的舉債玩法——要知道這相當於GDP(29兆美元)的137%,創下又一新高了。

提高債務上限當然是舉債的前提,但我們講舉債還是要靠「經營現金流」。在穆迪剛剛給美國國債信用評級降級,美債、美元和美股在19號早盤大跌的背景下,「美麗大法案」勢必得開源節流,才能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您已閱讀12%(474字),剩餘88%(35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