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看清中國,做多中國(中)

周掌櫃:所謂中美戰略競爭的長期著力點並非眼前的貿易平衡本身,而是長期看誰更先建立符合「AI+機器人」時代的人文科技制度。

前文所言,中國治理基於國情和世界文明方向的差異化是中國經濟根本保障,而「少年中國經濟」的根本競爭力體現在和平發展中的快速演化,中國經濟更強「糾錯能力」和「演化動力」顯現「少年氣象」。

進一步推敲,「少年中國經濟」同樣體現了整體國民的進取心和心氣兒。快速接受工業革命、電氣革命、網路革命甚至智慧革命洗禮的中國奮鬥者已經具有了一種特有的精神面貌,這一點容易被熟視無睹或忽略。應該說改革開放在短短40多年時間內經歷了四波技術普及浪潮,由此驅動社會進步的速度之快、變革之徹底,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這種深刻變化給中國社會植入了樂於勞動、樂於創造的奮鬥精神,形成了完全不同於福利社會或者金錢餵養可以達到的社會氛圍,本質上也是一種真實的「少年」姿態。這一點,「少年中國」在繼承的工業革命精神上,和奠定美國強盛的清教徒氣質異曲同工,也是對中國經濟保持自信的重要根源。

再次回顧過往,中國永遠不乏灰暗時刻保持樂觀的智者。除了梁啓超先生振臂的「少年中國在」,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序言》也曾追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進而,有了那句朗朗上口的警世恆言:「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這段鏗鏘有力的發言在「少年中國」之外提供了另一個重要視角,就是——「中國有脊樑「,中國始終存在一批爲進步奮鬥和奉獻的人!

您已閱讀8%(611字),剩餘92%(68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值管理評論

周掌櫃,知名商業戰略思想研究專家,中國「戰略思想諮詢」行業開創者,多家全球領先公司戰略顧問。周掌櫃戰略思想諮詢團隊長期專注於戰略思想、內生性競爭力、成長瓶頸、技術創新趨勢等理論研究,通過大量基礎調研和原創管理模型幫助華為等企業解決業務挑戰。本專欄聚焦全球領先公司,呈現市值管理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