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這世界只有「選擇題」

劉遠舉:爲什麼人們會把選擇題當作是非題?因爲他們出現了財政幻覺,當大家激動於各種宏偉的公共建設時,完全不知道,這個錢要自己來出。

一個資質不太好的孩子,家長要不要努力雞娃考名校?這樣問,其實是當作一道是非題。這樣問出來,答案肯定就是「要」。爲什麼不要呢?總得試試,萬一成功了呢?當一個選擇,當作是非題回答的時候,我們就會忘記其他選擇,而其他選擇,往往意味著成本和代價。

實際上這個家庭要不要雞娃,是一道選擇題。A選項是:雞娃,同時減少家庭其他消費,犧牲親子關係,犧牲孩子終生的人格健康;B選項是:不雞娃,發揮孩子的特長,哪怕在世俗意義上也可以更成功,比如成爲一個成功的小說家、畫家、電競選手。

但其實,這兩個選項還不夠真實,更真實的選項是:A選項雞娃,但沒成功,犧牲很多,孩子仍然普普通通。B選項,不雞娃,孩子、家庭都更快樂,孩子最後成爲一個普通人。

您已閱讀12%(308字),剩餘88%(21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