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

環保
環保技術專家張宇:先進的垃圾處理企業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王英良:張宇受訪表示,要設計符合當地環境的垃圾處置整體解決方案,就需要進行完整深入的實地調查,結合業內先進技術,進行系統化規劃。

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三年後,如何實現初衷?

蔣亦凡: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已得到確認,但當被以國家意志堅決推行時,還是引發民間疑慮。三年後,垃圾分類怎麼樣了?要實現初衷,還應該做什麼?

環保
垃圾分類催生商業機會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垃圾分類概念股的熱度逐漸褪去,但垃圾分類無疑孕育出潛力很大的新市場,各方都給出了不同的預測。

讀者來信:柏林人怎麼處理廢舊物品和垃圾

讀者李小龍:垃圾分類席捲上海,有朋友來問德國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我可以介紹一下柏林人處理垃圾和廢舊冗餘物品的情況。

從德國「垃圾分類」談起

沈凌:中國「垃圾分類」若想推行得好,需要耐下心來,由簡入難。比如,先區分廚餘垃圾和其餘垃圾,幾年後再慢慢細化。

十年驚變:垃圾處理的廣州模式和上海模式

寇步雲:廣州模式的中心思想是協商:「各位市民,垃圾處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做?」上海模式的主題簡單直接甚至略顯粗暴:「儂是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的社會成本

李牧之:上海的垃圾分類政策,形成了簡單的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也就是說,上級政府必須不斷的投入監督的人力物力才能維繫這個體系。

獎還是罰:中國垃圾分類的探索

王晨:在中國,新一輪的垃圾分類熱潮以「獎勵」帶動分類的思路,面臨來自現實的考驗和有效性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