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

面對疫情:歐式幽默VS中式悲情

疫情中,嶽韜手機的WeChat羣和facebook、whatsup羣,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氛圍,前者沉重而悲壯,後者是度假般的黑色幽默。

從德國「垃圾分類」談起

沈凌:中國「垃圾分類」若想推行得好,需要耐下心來,由簡入難。比如,先區分廚餘垃圾和其餘垃圾,幾年後再慢慢細化。

老年
我是如何打造簡約老年生活的?

墨菲:在人生第八個十年,我賣掉了兩套房子,拍賣了古董,把汽車也賣掉了,開始在倫敦過一種化繁爲簡的生活。

護工區姨的忙碌生活

何越:護工雖是醫院指派,卻和醫院沒什麼關係。區姨的生活圈就是醫院,洗澡似乎是她一天最開心的時刻。

物流
一個中國貨車司機的網路生活

蘇婭: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公路運輸市場,三千萬貨車司機中90%都是個體戶。APP找貨平臺對他們影響大嗎?

中國單親媽媽大不易

蘇婭:中國單親媽媽不僅在離婚時很難因經濟弱勢獲得補償,還會因「單親」狀態受到不公正對待。

探訪上海「羣演」市場

肖慧:羣衆演員魚龍混雜,來自社會不同層級,有著不同職業、家庭背景的人們,在這個「地下」行業裏演繹人生。

網購
網購退貨「博弈論」

FT中文網撰稿人王爾山:發起退貨申請後,就成爲一場相繼行動的博弈,如同下國際象棋,我走一步,你走一步,然後我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回憶錄
母親的渡口

FT中文網撰稿人鍾惠坡:母親許多人生重大轉折都發生在渡口,那裏有母親對命運的錯過、偶遇和義無返顧。母親就是那個無悔的渡人。

鄰居——最熟悉的陌生人

FT中文網撰稿人白天:城市公寓就像水泥堡壘,若不是因爲瑣碎的鄰里糾紛,甚至都沒機會搞清楚門對面或上下樓住著誰,鄰里關係極其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