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女性、國家與公共討論

周健:尊重女性,首先要改變的是對女性的社會認知,而問題絕對不是批評「該不該讓女人背鍋」這麼簡單。

【按:11月18日下午,新東方教育集團創辦人俞敏洪在公開演講時表示:「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女性……現在中國是因爲女性的墮落才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這句話引發中國社會公衆廣泛的批評與譴責,包括正式媒體、微網誌實名博主、普通網民等等。11月20日晚,俞敏洪發表公開道歉,表示其「不當言論」「極其錯誤」,反映了他「性別觀念上的問題」,他「深感不安和自責」。這一道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可與肯定,風波也似乎漸漸趨於平息。但同時,也有輿論分裂,部分公衆認爲俞敏洪不必道歉,並認爲他受到了道德強迫,且「主串流媒體」對俞敏洪的批評壓制了「言論自由」。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周健就此事陳述他的觀點。爲展現中國社會聲音多樣性起見,我們將此文作爲其個人意見刊出。本文不代表FT中文網觀點。我們也歡迎讀者對這場公共事件及各種相關的意見陳述發表看法。】

講真話的人,不僅需要勇氣,還要能承受「被羣毆」的壓力。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裏,就全變壞了。」在這本書出版後不久,盧梭遭到了幾乎整個歐洲的批判和攻擊。從民間到官方都一致認爲盧梭十惡不赦,竟然敢說「社會進步與文明把人的德性搞壞了」這樣的胡話。

您已閱讀15%(513字),剩餘85%(29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