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性別偏見阻礙女性從事科學職業

FT的分析顯示,世人對男女從事科學相關職業抱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些成見影響學生職業選擇並導致女性錯過高收入職業。

時尚業
傑尼亞:應對男裝定位變化的挑戰

在這個性別界定更加複雜的世界,面對男性著裝規範的改變以及西裝人氣下滑,傑尼亞會如何應對?

女性、國家與公共討論

周健:尊重女性,首先要改變的是對女性的社會認知,而問題絕對不是批評「該不該讓女人背鍋」這麼簡單。

同性戀
同性戀:忽視也是歧視

茆丁:對同性戀的忽視作爲一種隱性的歧視行爲,和其他公開的歧視行爲一樣,有損個體及羣體的健康和權益。

性別
壓制性別討論無助於改善女性的職場地位

斯勞特:職場的多元化和平等不僅要讓所有員工發揮最大的潛能,也要鼓勵員工挑戰多種不同類型的正統觀念。

谷歌
「性別差異論」谷歌員工被炒

在谷歌做出這一解僱決定之際,執行長皮查伊尖銳批評這名工程師,稱其違反了公司的行爲守則和「基本價值觀」。

女性企業高階主管如何爲股東創造價值?

夏春:女高階主管讓公司股價更高,還是好公司聘請了更多女高階主管?若「天花板效應」是更嚴格的人才選拔機製造成,被選拔出來的女高階主管就更能爲公司和股東創造價值。

性別
兩性「差別」的文化根源

天則經濟研究所王軍:經濟學研究表明,文化是造成兩性行爲方式差別的重要原因。但認定兩性存在天生差別的錯誤觀念可能不斷延續、強化,導致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

樂尚街
2016:自我感覺好最時尚

FT時裝主編喬•埃利森:隨著社會對「性別」認知與定義的不斷改變,時尚的標準也在發生變化。今年的時尚不在於穿得好不好看,而在於自我感覺好不好。

女性
性別平等的經濟學視角

劉倩:在中國談性別不平等,很多人會站出來大笑。從經濟學角度探討,性別平等強調的是機會平等。機會平等並不一定保證結果平等,但機會平等最爲重要。

性別
反思男性管理文化

FT專欄作家斯特恩:進入最高階主管理層的女性,依然鳳毛麟角。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反思:如果真心想爲所有人提供真正平等的機會,我們該如何對各類機構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