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學第一課」邀請「小鮮肉」藝人表演引發了一場關於「娘炮」的熱議。批評聲音認爲這些畫着眼線、脣紅齒白的瘦高青年不符合「健康」的審美標準,宣傳這樣的榜樣會導致「少年娘則國家娘」,引發下一代少年不夠「硬漢」,擔不起家國重任的擔憂。今年七月份的《中國好聲音》節目上,明星謝霆鋒也表達過相似的觀點,稱「我覺得男生也該找回男生該有的荷爾蒙」。
拋開「少年娘則國家娘」、「外貌女性化意味著社會責任感缺失」這類言論中顯然的僞命題和邏輯謬誤不談,對「娘炮」形象符號的公然攻擊折射出當前社會合意對性別歧視的麻木不覺,也暴露出在數代人接受的教育中欠缺已久的「成長第一課」——性別平等教育。
在中國大陸地區最早宣佈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下文簡稱「性平教育」)的廣東省中山市,「性平教育」涵蓋了身體私隱保護、性騷擾和性侵害防護、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和科學認識性行爲等內容。羊城晚報等媒體報導稱,廣東省將從9月開學季始在全省中小學和中職校推廣。
您已閱讀9%(408字),剩餘91%(43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